這段時間,在市區居住的小伙兒韓鵬、郭健隔三差五就往平定縣張莊鎮南陽勝的慶泉農場跑。每次去,他們總是美滋滋的,充滿期待。“我們幾個經營蔬菜種植基地,除了圓‘吃自己種的菜’的夢,還有一個愿望就是讓更多人吃上新鮮、綠色的蔬菜。”韓鵬說。
他們種菜,還得從去年夏天說起。在教育機構工作的韓鵬和在企業工作的郭健聊天,說起了自己剛買的西紅柿沒有小時候的好吃。“要是我們能吃上自己種的菜就好了。”韓鵬無意間的一句話,讓兩個人為之一振,決定找塊地種菜。
這個無意間產生的想法,和他們共同的朋友——蔬菜種植專家田仁鵬一說,立刻得到了贊成。田仁鵬畢業于北京農科院蔬菜所,是蔬菜專業畢業的碩士研究生,從事蔬菜種植管理技術服務10余年。這些年,他還在北京、上海、成都、山東、云南等地做技術指導。“我們都是1982年出生的,年紀相仿,志趣相投。哥幾個在一起就是想打造一塊有機蔬菜種植點,讓家人、朋友們吃上好吃、綠色的蔬菜。”郭健說。
幸運的是,實施過程中,幾個年輕人碰到了一個難得的機遇。在南陽勝村有個150畝已經成形并計劃轉讓的種植基地。他們得知這一消息后,就積極與基地負責人聯系,*終承接了這個基地,更名為“慶泉農場”。他們的夢想有了土壤。田仁鵬笑著說:“沒有想到,曾經簡單的愿望變成了大家共同的事業。”
交接完種植基地,已是今年的三月份。他們*次走進基地,細細盤點大棚和種植的各種果樹,基地的草有一米多高,梨樹、杏樹、桃樹、櫻桃樹也沒有得到修剪。基地該怎樣運行,種些什么,他們一個一個問題接著解決。*終確定,基地采用現代技術種植各種當季蔬菜,所產蔬菜通過采摘、配送、領養、會員預訂等幾種模式推向市場。
目標確定后,幾個創業的年輕人明確了分工:田仁鵬負責基地的技術指導,韓鵬、郭健負責宣傳和營銷,他們又找到了另外一個幫手——多年從事蔬菜大棚管理的行家韓逵,負責基地的生產管理。他們還注冊了自己的蔬菜品牌——“農格蘭”,“我們幾個想了很久,決定用陽泉的方言來注冊,接地氣,朗朗上口”。
走進果蔬種植基地的大門,一排排大棚整齊排列。大棚里種滿了綠油油的蔬菜:西葫蘆、黃瓜、西紅柿、奶白菜、菜心、莧菜……不遠處的地里,成片的蘋果樹、櫻桃樹、杏樹、桃樹已經修剪完畢,有的還結出了小小的果兒。田仁鵬說,傳統蔬菜種植*的成本就是人工,減少人工就能降低成本,種好吃的菜*主要的是選種和科學種植。田仁鵬把自己多年來奔走各地所熟知的好吃的蔬菜種子買來,規劃種植到基地。田仁鵬說:“比如說,我們選取了陜西當地品種金棚系列西紅柿種子,這種西紅柿皮薄,烹飪過程中易爛,符合本地消費者的食用習慣,就是大家常說的‘小時候的味道’。”
基地管理運行中,大量采用現代技術:在種植菜苗中,采用了栽苗器,以往6個人一上午才能栽完一個棚,現在一個人兩小時能干完;種黃瓜用了吊蔓夾,成本不高,但大大節省人工,“以前用繩子捆瓜蔓,一解一捆之間就費了工夫”;蔬菜授粉引進了物理震蕩授粉技術,既不用激素,還能有效減少病蟲害;采用滴灌技術,既能降低蔬菜種植大棚中的濕度,減少蔬菜病蟲害,還能節水;種植過程中全部使用發酵雞糞等有機肥,不使用化肥……各種各樣的現代種植管理技術的運用,蔬菜不僅長得好、病蟲害少,口感也不錯,還能大大減少人工的投用。“如今,24個大棚和果樹基地用工*多的時候,只有8到10個人,長年用工不足5個人。”田仁鵬說,“基地*注重的就是蔬菜的口感和品質。”
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基地產出了*批蔬菜。目前,他們與快遞公司達成協議開始配送,正在建立分裝中心、建立網站。不久,市區的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絡下單,由快遞直接送到家里。韓鵬說:“我們正在全力做配送環節,努力做到從基地到消費者*多3小時。”
“這段時間,我們特別辛苦,也克服了許多人生中從未遇到的困難,但年輕人要有夢想,要去奮斗。目前,我們已經有了不少線下訂單,讓消費者吃上新鮮好菜的目標我們已經走穩了*步,我們幾個*初‘吃自己種的菜’的夢變成了現實,‘讓更多人吃上新鮮、高質量的蔬菜’的愿望正在一步步實現。”郭健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