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甘肅茶村:綠色發展帶動鄉村振興
甘肅茶村:綠色發展帶動鄉村振興
農業網   時間:2018/5/31 10:37:00  來源:蘭州新聞網  閱讀數:395

  忙碌完這一兩個月,我們這一年大部分的收入就有了。” 當下正是5月底,甘肅水蒿坪村黨支部書記高清明每天都在茶葉合作社里忙活。

  “茶葉要攤薄一點,脫水效果才好。”高清明拿起一簸箕攤晾過的新鮮茶葉倒入炒茶機。炒茶機隆隆作響,炒制好的新茶香氣四溢,他眼中滿是豐收的期盼。

  水蒿坪村位于甘肅省隴南市文縣碧口鎮,是西北少見的茶村。據史料記載,碧口鎮種茶的歷史*早可以追溯到唐代,這里海拔高、植被好,是我國西北地區優質茶葉培植區。水蒿坪村里,還能看到數株歷經歲月滄桑的野生茶樹和大山叢中的“北茶馬古道”通路遺跡。

  但過去茶在深山不為人知。隴南地處秦巴山區深處,交通不便、道路難行、物產難出山,讓這里的人守著包括茶葉在內的豐裕物產,卻難逃“富饒的貧困”。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試種至今,現在村里133戶人,家家有茶樹,村上的2410畝地已全成為茶園。茶葉不僅成為水蒿坪村的綠色產業,還撐起了村民的脫貧致富夢。村里的茶葉合作社已經有76戶群眾參加,合作社組織專家培訓農戶茶葉采摘、除草、修剪、施肥等方面的知識,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銷售。

  高清明說,“龍井43號”是村里的主打產品。“清明節前價格*的時候,新茶每斤能賣到2400元。”村里出產的茶葉每年都不夠銷,每戶的茶葉凈收入能超過2萬元。通過茶產業,水蒿坪村的大部分貧困戶告別了貧困。

  穿越水蒿坪村一層層墨綠的茶壟,不遠處是村民忙碌采茶的身影。沿著山路蜿蜒而上,不到10分鐘,就來到緊鄰的馬家山村,這里的村民個個也是種茶的好手。

  馬家山村掩映在青山茶園中,10年前汶川地震中受災嚴重。當時村里有人提出把茶樹砍掉騰出地方重建新房,但經過一番討論后,村里還是決定把茶園保住,采取了更費時費力的原址重建。

  馬家山村委會主任馬明說:“當時我們就覺得不能破壞茶園,不只是因為茶葉能帶來收入,也是我們不忍心破壞綠色的環境。”現如今,村里的茶產業被做大做強,不僅茶葉收入年年增加,綠色茶園的好環境還帶動了鄉村旅游發展,被村民保留下來的茶園成了他們脫貧增收的“寶貝”。

  49歲的馬家山村村民靳學富笑稱全家現在“吃喝不愁”,而以前種莊稼的時候,一年都不夠吃。靳學富一家15年前開始種茶,現在家里一共有14畝茶園,去年一年種茶收入就有6萬元。此外他還加工別的農戶的茶葉,每年家里的總收入過了10萬元。

  “去年馬家山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了8000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我們一定不落后腿。”站在茶園里,馬明話語間信心滿滿。

  綠色發展帶來了良性互動和循環。文縣茶葉主要分布在海拔600米至1560米之間的自然保護區邊緣的山地之中,環境好、無污染。種茶需要好環境,保護好青山綠水已經成為村民們的共識,人人都成了護林員。同時,這里茶園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來,以良好生態為依托的鄉村旅游也得到大力發展。

  碧口鎮鎮長肖輝介紹,碧口鎮下轄的12個村當中,9個村是宜茶區,茶葉收入占到群眾收入的七成以上。茶村依靠自然資源發展鄉村旅游,農家客棧、鄉村農家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收入也增加了不少。“綠色的茶園經濟,已經成為我們的首位產業。”肖輝說。

  穿行在這些西北山村的翠綠茶園,記者既為田園風光、優美生態而陶醉,更為貧困群眾找到脫貧致富的“綠色”通道而高興。“茶好,生態好;生態好,茶更好”的綠色發展正在循環,鄉村振興正在生動實踐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