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助力鄉村振興 福建農行亮點多(圖)
助力鄉村振興 福建農行亮點多(圖)
農業網   時間:2018/6/4 10:46:00  來源:福建日報  閱讀數:439

鄉村

  農行福建省分行主動對接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專門制定《關于全面做好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切實將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持續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信貸投入。加大對新一輪農村電網、農村網絡通信建設與改造升級、垃圾發電、污水處理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貸支持力度,助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目前,縣域城鎮化貸款余額突破300億元,比年初增加27億元。

  有效助力農業特色產業轉型升級。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質發展,助推特色農業產業集聚發展。以建甌筍竹、武夷山市武夷巖茶等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漳州、泉州、龍巖等6個國家產業科技園區,三明清流縣臺灣農民創業園等14個創業創新園,以及武夷山五夫鎮田園綜合體等為重點,支持園區建設項目、核心龍頭企業、批發市場等。至5月末,已與545家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服務覆蓋率達73%;省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及社員貸款比上年增加5300多萬元。

  積極服務一二三產融合。一是支持農業產業鏈向二三產延伸。以延伸農業產業鏈為重點,支持農產品精深加工和流通,扶持發展農村電商、定制配送、直供直銷等流通新模式。以供應鏈融資為抓手,擇優拓展上下游農戶和中小微企業。順應生態農業、休閑農業發展趨勢,探索支持農業生產與休閑體驗的產業融合,擇優支持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農業觀光園和農業科技生態園等休閑農業精品工程。二是充分滿足二三產深度融合金融需求。積極服務工業、服務業、房地產業等產業融合,助力農村“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以農民“安家貸”為拳頭產品,積極滿足“新市民”家庭*購買自住普通商品房的貸款需求,助力農民和農民工進城置業安居。以新農村住房建設系列貸款為抓手,積極支持農村新民居建設。至5月末,農民“安家貸”余額129億元,比年初增加15.5億元;發放新農村建設個人住房貸款371戶、6500多萬元。

  支持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一是大力支持縣域旅游發展,圍繞省內革命圣地、丹霞地貌、海絲起點、美麗鄉村等旅游特色,打造“紅、橙、藍、綠”四色旅游金融服務品牌,推廣特色小鎮貸款和農家樂貸款。縣域旅游貸款余額達32億元,比年初增加18億元,居全國農行首位。二是助力綠色發展和農村生態環境治理。與省農業廳聯合制定《金融支持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深化與省市級水務龍頭企業合作,大力支持農村污水處理、農村供水、農村環境整治等,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加強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推進長汀等縣開展水土保持治理。污水處理、農村供水等水利貸款余額51.2億元,比年初增加5億元。

  完善農村基礎金融服務。大力推進“金穗惠農通”工程互聯網化升級。至5月末,上線“惠農e通”服務點2856個,上線聚合支付服務點6816個;大力拓展農民進城購房、自建房、汽車消費和生活消費信貸業務,創新推廣惠農理財等適合農民特點的產品,提升農村地區民生金融服務水平。

  強化產品、服務和模式創新。穩步推進“兩權”抵押貸款試點,主動對接試點縣(市)政府,充分利用政府已有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民住房所有權確權成果,結合當地流轉市場搭建配套情況,篩選產權明晰的承包戶、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開展“兩權”抵押貸款。目前已在漳浦、永春、晉江、石獅等13個國定試點縣(市)開辦“兩權”抵押貸款業務試點,累計發放貸款1269戶、6.99億元,貸款余額5.85億元;深度對接福建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三明、南平、龍巖等重點林區,以國有林場、林儲公司以及優質的林業上市企業為重點,創新推出林業收儲貸款。至5月末,支持林業收儲項目4個,授信6.7億元,發放貸款2.1億元。圍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積極探索金融支持閩侯縣*和晉江市省級農村集體資產量化折股試點的有效途徑。

  *推進金融扶貧工作。至5月末,23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貸款余額近300億元,比年初增加28億元,同比增長18%。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扶貧貸款7000多戶、3.4億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zgy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