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吃小龍蝦的旺季,作為國內重要的小龍蝦養殖地區,湖北荊州平均每天都會向全國各地輸送將近800噸的小龍蝦。同時,作為國內傳統的種糧大市,如何讓小龍蝦養殖與稻谷種植實現共贏,荊州采取了“雙水雙綠”的種養體系,即讓水稻與水產品都實現綠色發展——“稻蝦共作”就是其中的一種模式。
水稻要防蟲害,難免要使用農藥,而在稻田里穿梭的小龍蝦卻受不了這份“刺激”——對水質條件極為挑剔的小家伙們,如果遇到了傳統化學農藥,就足以要了它們的命。
兩個物種如何實現共生乃至豐收,也一直是一道難題。而隨著重慶生產的一款生物農藥投用,難題便迎刃而解。
近日,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麻豪口鎮月湖村的蝦稻共作基地里,一場特別的實驗在這里展開。附近村民將小龍蝦送到收購站之后,便圍攏到實驗臺前觀看。
“往水里加農藥?那小龍蝦肯定活不了!”一位老大爺看著實驗臺上擺放著的農藥,連連搖頭。原來,這個實驗是將兩個透明容器里都倒入1.5升的純凈水,放入小龍蝦之后。
實驗人員將大約5毫升的化學農藥倒入了容器當中,另一位實驗人員更是“嚴酷”,他直接將平時作用于1畝地的40毫升金龜子綠僵菌CQMa421(即“生物農藥421”)全都倒進了容器里。
1分鐘過去,化學農藥容器里的幾只小龍蝦便出現了極度不適應,開始勐烈游竄。但另一個容器里的小龍蝦在綠色渾濁的生物農藥稀釋液里十分悠然。
3分鐘后,化學農藥容器里的小龍蝦陸續死亡,生物農藥容器里依舊一片正常。
“這個生物農藥421的安全性比礦泉水還高,被稱為‘可以喝的農藥’。”重慶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重慶大學基因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夏玉先博士如此說道。
早在2006年,湖北省便已經開始推廣稻蝦共作模式。在湖北荊州,稻蝦共作模式將在2020年達350萬畝。
“少數養殖戶在進行稻蝦共作時,忽視了對水稻的養護。”荊州區農業局副局長別少波介紹,由于小龍蝦的市場需求量大、利潤較高,在與水稻共作時,也不會因為水稻遭遇蟲害而去使用化學農藥,以避免對小龍蝦的生長造成危害。但作為我國糧食的主要產地,水稻種植不能因小龍蝦養殖而作出妥協,“打造綠色稻蝦品牌,才能實現‘量價齊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