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圖說農業 > 物源丨牛蒡可是留過洋的“蔬菜界才子”(圖)
物源丨牛蒡可是留過洋的“蔬菜界才子”(圖)
農業網   時間:2018/6/4 14:35:00  來源:中國農業網  閱讀數:405

牛蒡

  小農菌語:

  在農村,很多不起眼的“草”,它都有著奇特的功能,比如牛蒡。說到牛蒡,你聽過 “牛蒡子,牛蒡子,得了痄腮能醫治”這句老話嗎?牛蒡這個在《本草綱目》《藥性論》等書籍中早有記載的物種,它可是東洋留學歸來的“蔬菜界才子”。本期《物源》,我們一起來認識下牛蒡吧!

  音符動態簡約分割線

  牛蒡,又名惡實、大力子,是菜薊[jì]族牛蒡屬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莖是直立的,并且略帶紫色。莖上的葉呈卵形或者心形,長40-50cm,寬30-40cm。葉子的邊緣是微波狀的,并且有細齒。葉子下面密被白短柔毛。牛蒡在每年的6-7月份開花,花呈淡紅色,全是管狀,有兩性,且花冠長2.4cm,管部與檐部近等長。牛蒡8-9月結果,果實是灰褐色有棱的橢圓形。在野外,你若是見到牛蒡,還是極容易分辨的。

  牛蒡名字背后的故事

  牛蒡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呢?當你不知道它是一種植物的時候,會不會以為它和牛有關,是牛身上的某個部分呢?關于牛蒡的名字,它有一個故事!

  有民間傳說云:古代有一姓旁的老農,*他趕牛耕地時累了,便在林下小憩。醒來后,老農發現牛力氣大了不少。心想:這牛是不是吃了啥?于是,老農又再次休息。老農發現,老牛在吃一種葉子大的草,這種草的根很深,有一米多長,長得像山藥,口感也不差。關鍵是,吃了后精神會變好。于是,老農拔了些帶回家,用它熬成湯給生病的母親喝,母親喝了后,病情竟漸漸好轉了。

  老農想這草有醫療作用,但不知叫啥。老農想自己姓旁,草是牛去吃才知有用,那么就叫“牛旁”吧!因為是草,所以就在旁字上,加草字頭成了“牛蒡”!

  牛蒡栽培歷史及主要分布地區

  牛蒡原產于我國臺灣,以野生為主。一千多年前,日本從我國引進并改良成食物。在日本占據臺灣時,牛蒡在臺南當地大量種植。臺灣有牛蒡發祥地之稱,在臺灣牛蒡作為蔬菜已食用多年。

  牛蒡喜溫暖氣候條件,既耐熱又較耐寒。種子發芽適溫20-25℃,植株生長的適溫20-25℃,地上部分耐寒力弱,遇3℃低溫枯死,直根耐寒性強,可耐-20℃的低溫,冬季地上枯死以直根越冬,翌春萌芽生長。目前,牛蒡主要分布于中國、西歐、克什米爾地區、歐洲等地。我國牛蒡的產地主要分布于江蘇省和山東省,國內現種植牛蒡的兩大基地分別是江蘇豐縣和山東金陵。

  牛蒡品種概要

  牛蒡可分根甪[lù]牛蒡和葉甪牛蒡兩大類。牛蒡生產上主栽品種為根甪牛蒡,多為瀧野川型。下面小農菌為農友們詳細介紹下牛蒡的主要品種。

  一、根用牛蒡

  根用牛蒡主耍分為野川型和大浦型兩種。前者產于日本關東地區,特征為根長而細。后者產于日本關西地區,特征為根短而粗。

  (1)瀧野川。為中晚熟品種,長勢旺,葉片、葉柄肥大,直根可達1米左右,根頭較粗大,根皮深褐色,適宜在土層較深厚的沖積土及砂壤土中種植。—般為春季播種,秋冬季節采收。

  (2)渡邊早生。葉片大,葉柄帶紅色,毛茸少,根長80公分左右,根大,具早熟性。該品種晚抽薹,肉質根香氣濃、肉質軟。在秋季和春季均可播種,品質較佳。

  (3)中之宮。從瀧野川中選擇的小葉品種,葉數少,葉柄紅色。為中熟品種,根長70-80公分,肉質根肥大,肉色鮮明。適合于春、秋季播種,先期抽薹率較低。

  (4)砂川。肉質根,品質*,嫩根白,葉柄綠色或淡紅色。但產量不高。

  (5)大浦。產于日本千葉,琦玉等地,根紡錘形,短而粗,外皮粗糙,肉質軟,葉片葉柄均較大,葉數多,莖桿紅色。根長約30-35公分,為早熟品種,易空心。在日本常作為貢品。

  二、葉用牛蒡

  葉用牛蒡主耍分為荻和越前白莖兩個品種群。肉質根小,葉柄發達,葉柄和嫩根供食。

  (1)荻。產于日本山口等地,為極早熟品種,春、秋季播種。植株葉小,根短呈紡錘狀,莖桿紅色,不易抽薹。

  (2)越前白莖。亦稱薊牛蒡,多甪于秋季播種作葉牛蒡甪。葉片薊形,葉柄較長柔軟,淡綠色,根短多分歧。

  我國和日本對牛蒡的使用價值不同

  牛蒡在我國主要是藥用

  牛蒡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消腫解毒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療風熱咳嗽、咽喉腫痛、斑疹不透、風疹作癢、癰腫瘡毒等病狀。

  牛蒡可制成牛蒡茶。牛蒡泡茶,色澤金黃、香味宜人、價比黃金,故在臺南稱黃金牛蒡茶。牛蒡茶可清心、可減肥,效果顯著,香味奇特,深受廣大女性同胞的喜愛。

  牛蒡在日本主要是食用

  牛蒡有豐富的菊苣纖維。根據牛蒡的營養成分顯示,每100公克的牛蒡所含的纖維量高達6.7克,相比較的胡蘿卜為2.6克、西蘭花為2.2克,而一般的蔬菜不過3克左右,這樣看牛蒡的纖維含量確實非常不錯!另外,牛蒡中的胡蘿卜素含量比胡蘿卜高150倍,蛋白質和鈣的含量為根莖類之首。所以,牛蒡也是營養豐富的食物。

  日本人是*愛吃牛蒡的民族,牛蒡不僅曾獲《日本日經健康雜志》公布為「*適合30歲女性的營養補給蔬果」,及「排毒蔬果」的前10名蔬果,甚至還被認為對男性具有壯陽的功效。

  *常見于日料店里面,做成拌牛蒡或者牛蒡煮湯。

  牛蒡也還有其它妙用

  1.可作工業用油

  牛蒡果實含牛蒡甙、脂肪油、甾醇、硫胺素、牛蒡酚等多種化學成分,其中脂肪油占25-30%,碘值為138.83,可作工業用油。

  2.移除廢水中重金屬

  牛蒡對金屬離子的吸附能力依次為:Pb>Cd>Hg>Ca>Zn。

  3.降血糖

  牛蒡子水提取物能顯著而持久地降低大鼠的血糖,能增高碳水化合物耐受量。

  牛蒡種植注意事項

  牛蒡可吃,可作藥,又有工業加工用途,種植前景還是可觀的。如果有農友對種植牛蒡這個項目感興趣,不妨多了解下相關種植要點以及病蟲害防治知識。

  1、栽培季節: 牛蒡在露地栽培,春、秋兩季均可播種,以春播為主。秋季栽培可于8月上旬至9月初播種,溫暖地區12月即可收獲。

  2、選地、整地和施基肥:種植牛蒡宜選擇地勢向陽、排灌方便、土層深厚、土質肥沃的壤土或黏壤土地塊。牛蒡忌連作,應實行3-5年的輪作,前茬以谷類作物或葉菜類較適宜。

  3、種子處理:主要采用種子繁殖,選擇飽滿、無病蟲斑、無損傷的種子。播前先將種子曬1-2天,然后在40-50℃的溫水中浸泡1-2小時,撈出涼干即可播種。

  4、適時播種:于4月上旬至4月下旬播種。播種方法有條播和穴播兩種。條播可按行距60cm開溝,溝深2-3cm,將種子均勻撒播于溝內,覆土1-2cm;穴播可按株行距30cm×60cm開穴播種,每穴播4-6粒,覆土2-3cm。播后均要稍加鎮壓,使種子與土壤密切接觸,蓋草保持土壤濕潤。每畝用種量為0.5-0.75kg。

  5、田間管理: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間苗,條播的苗距8厘米左右,點播的每穴可留2苗。

  6、采收:播種后100-130天為采收適期。通常4月上旬播種,7月中旬可開始采收,畝產約1000公斤;9-11月采收,畝產為1500-2000公斤,但收獲過晚容易空心。

  7、病害防治:

  病害:主要病害是葉斑病、白粉病、角斑病,高溫多雨時期易發生,主要危害葉片。

  防治方法:田間發現病葉及時摘除燒毀;發病初期葉面噴灑50%托布津或20%三唑酮或12%腈菌唑,畝用量0.1-0.15kg,7-10天*,連噴2-3次。

  蟲害:主要蟲害是紅花指管蚜、金針蟲幼蟲、菊小長管蚜、蚜蟲、蠐螬幼蟲、連紋夜蛾等。

  防治方法:用50%抗牙威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菊酯類農藥進行田間噴霧防治,7-10天*,連續2-3次。對于地下害蟲用50%辛硫磷進行土壤處理或用敵百蟲進行毒餌誘殺。利用黑光燈誘殺成蟲(氧化樂果乳油、滅菊酯乳油、滅蚜松乳油、吡蟲啉可濕性粉劑),需要注意的是有機磷類藥劑應交替使用,以防產生抗藥性。

  牛蒡子采收技巧

  牛蒡的開花期不一致,應該成熟一批采收一批。過于成熟,種子會自然脫落。收獲時要防止果實刺毛扎手,要戴眼鏡和穿厚的衣服。采回果實后,在曬場曝曬,待充分干燥后,用木棒反復打擊,脫出果實,然后揚凈雜質,再曬干即為牛蒡子。牛蒡子畝產量100-150千克左右。

  牛蒡采收后如何保存不變質

  牛蒡,很容易流失水分或產生木質化現象,所以采收后要趁早出貨。如果有存貨堆積,該如何應對呢?

  牛蒡適宜的貯藏條件是:溫度0-3℃,相對濕度95%以上。一般可以采用堆藏或在5℃以下的低溫庫內保濕貯藏。

  小農菌語:

  生的牛蒡口感稍稍微辣,有一點點刺激感,在食用時一定要選擇燉、蒸、煮等長時間烹調的方法,盡量煮熟煮透。另外,牛蒡性寒,不宜頻繁食用,*配以牛肉等性溫熱的食材,以溫煦脾胃,平衡膳食。好了,本期的《物源》就到這兒了,如果喜歡本篇文章,你就動動小指頭點個贊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jw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