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固陽縣沙灣村村民石建英也記不清從什么時候開始,只要種地就習慣用化肥和農藥了。他琢磨了一會兒說:“應該是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咋也有20多個年頭了。”
直到2016年,有專家到村里告訴他,用馬鈴薯“減施增效”高產栽培技術,就能少打農藥和化肥,不減產不說,還能小幅度的增產。
“真?假?”遲疑中,石建英抱著試試的態度,按著專家們的指導播種、施肥。那年,石建英的馬鈴薯不僅沒有減產,因光澤好、薯型漂亮,被商家一掃而空,投入成本也相比往年減少了10%。
土地污染致馬鈴薯品質降低
沙灣村,一個以馬鈴薯為主要農作物的村子。隨著近幾年內蒙古馬鈴薯市場的走俏,石建英不斷擴大種植規模,現有400畝地都用來種植馬鈴薯。
隨著人們對化肥和農藥的嚴重依賴,這里的土質越來越差,松軟的沙壤土容易結塊,破壞了馬鈴薯的生長環境。包頭農科院博士王亮明解釋說:“道理很簡單,變硬的土壤,不透氣又缺少養分,植物生長肯定受影響。”
石建英也曾疑惑,對化肥和農藥的投入從未減少,馬鈴薯的品質和大小卻一年不如一年。石建英說,他一年投入在化肥和農藥的費用就能達到8萬元。
王亮明說,化肥與農藥對土地的污染,恢復起來也極為緩慢。“按著土地受損的程度不同,改善少則需要5年,多則需10年,甚至更久。”
內蒙古是中國*的馬鈴薯種植區,現有種植面積約1000萬畝,其中包頭市馬鈴薯現有種植面積約80萬-100萬畝,約占內蒙古1/10,主要集中在固陽縣和達茂旗等陰山北麓地區,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是西北地區主要馬鈴薯商品薯供應地之一,也是南方地區優質馬鈴薯種薯供應基地。
伴隨近年來包頭市委、市政府“薯”“菜”“乳”“肉”和“北薯”“南菜”戰略布局的推進,馬鈴薯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但是在過去幾年經濟效益較好的刺激下,傳統種植模式依舊是大肥大水,而且農藥用量也大,經濟效益雖有所增加,但這種種植模式導致化肥和農藥不能夠很好的利用,有一部分隨水流失到地下,增加了土壤板結,降低了土壤質量,對農產品安全也有隱患,同時對環境也有破壞,種植戶對于新技術的需求日益迫切。
推廣新技術產量不減反增
2016年,在中科院與內蒙古自治區戰略合作協議大框架下,中科院微生物所與包頭市農牧業科學研究院聯合共建了中科院綠色農業包頭中心,引入“新型環保肥料增效、農藥控失增效”技術,在包頭市范圍內進行了多點示范推廣應用。
“這東西真像你們說的那么好?萬一用了減產怎么辦?誰負責?”為把科研成果轉化成現實,實實在在為百姓服務,王亮明和團隊成員在示范點,費盡心思與村民溝通,同時也遭遇了不少質疑。
固陽縣明和合作社率先采用了這項技術。“化肥和農藥減少10%的情況下,合作社不僅沒有減產,還增產了10%。”合作社負責人石玉明說。
王亮明介紹,“新型環保化肥增效劑”是利用微生物次生代謝產物復配天然納米材料研發的高科技產品,具有緩釋、控失的雙重功效,可以與傳統化肥混合一起使用,能使肥料養分在耕作層緩慢釋放并且減少流失。“新型農藥控失劑”是利用天然納米材料構建網狀結構,能夠很好地附著在植物葉面,減少農藥的流失,進而提高藥效。
有一張照片看著很喜人。
王亮明和同事們并排坐在田間地頭的水泥路上,地上是用巴掌大的馬鈴薯擺好的“中秋樂!”字樣,背后是一大片馬鈴薯種植基地,四個人的鞋還沾著黃土,臉上卻笑開了花。王亮明說,這是2016年包頭市引入“馬鈴薯減施增效”技術后,研究團隊*測驗馬鈴薯成熟時期生產情況,結果喜人,當天恰逢中秋節,大家突發奇想,拍了這樣一張照片。
據包頭農科院提供的資料顯示,通過該技術的應用,每畝減少化肥使用量10%-20%、減少農藥用量10%-20%的情況下,不僅不減產,甚至有小幅度的增產。不僅提高了馬鈴薯產量和品質,還降低了生產成本,對減輕污染也起到了重要意義。
截至目前,該技術已被累計推廣應用30萬畝,促進了內蒙古地區馬鈴薯產業綠色發展。
綠色發展任重而道遠
2017年內蒙古農牧產品產量穩中有增,其中糧食產量達到553.68億斤,實現“十四連豐”。
“馬鈴薯是內蒙古三大糧食作物之一,是內蒙古的傳統作物,也是優勢作物,在擴大面積、增加產量、提升效益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在提高資源利用率、馬鈴薯主食化產品開發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內蒙古農牧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但是目前,制約馬鈴薯產業發展的問題也較為突出。尤其是在種植環節,一是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的空間有限。二是土傳病害的風險上升趨勢明顯。根據調查分析,土傳病害病原菌基數連年積累增大,一旦條件適宜或防治不及時、不得當,加重危害發生將不可避免。三是耕地質量持續下降。近年來,雖然采取有效措施來提升耕地地力,但有機肥施用范圍和數量仍然偏少,微生物菌劑的應用剛剛進入大力推廣階段,只是減緩了耕地質量的下降速度,地力的提升任重道遠。
2016年5月,內蒙古正式出臺《內蒙古自治區推進馬鈴薯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把馬鈴薯作為主食產品進行產業化開發,樹立健康理念,科學引導消費,實現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既要穩定種植面積,依靠科技進步,選育新品種,推廣脫毒種薯和配套栽培技術措施,提高單產和改善品質,又要注重產品開發、工藝研發、裝備改進,延長產業鏈條,實現加工轉化增值。加強農科教、產學研大聯合、大協作,突破結構調整關鍵技術瓶頸,促進綠色增產增效技術轉化應用,增強創新驅動能力。積極調整科研攻關思路,重排新品種選育、新技術創新指標優先序,把優質高產、抗病耐瘠薄、宜加工宜機收,特別是適宜主食加工的新品種選育和綠色、高效、輕簡化的栽培技術提到優先重要的位置。加快轉變生產經營方式,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示范帶動結構調整,引導產業轉型升級。
“到2020年,內蒙古馬鈴薯種植面積增加到1000萬畝以上,平均畝產提高到1400公斤,總產達到1400萬噸;優質脫毒種薯普及率達到85%以上;全區馬鈴薯脫毒種薯、加工專用薯、鮮食薯種植面積達到2:3:5的比例。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生產布局。把內蒙古打造成為我國優質脫毒種薯生產基地、優質鮮食薯生產基地、優質加工薯生產和加工基地。”內蒙古農牧廳負責人表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