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人員通過調查和文獻梳理發現,我國共有傳統代茶飲植物759種,22個省區市有使用代茶飲的文化傳統。代茶飲的保健藥用功效多為清熱、解毒、止咳。該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民族藥物學》上。
論文*作者、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付瑤介紹,我國茶飲中除了使用茶這種植物外,還大量使用其他代茶植物。這些代茶飲品歷史悠久,多有保健及藥用功效。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民族植物學研究團隊對40年發表的260篇論文及對代茶飲市場進行梳理調查后,對我國各地區、各民族代茶飲植物進行了系統盤點。付瑤說:“我們梳理出了中國傳統代茶飲植物有759種,其中以豆科、菊科、唇形科植物居多;代茶飲以草本植物為主,且利用葉片的居多;我國有22個省區市,以及包括漢族在內的15個民族有使用代茶飲的文化傳統;代茶飲的保健及藥用功效有30余類,多為清熱、解毒、止咳。”
通過對文獻的分析,研究團隊篩選出了提及頻率較高的29種代茶飲植物,常見的有:苦丁茶、菊花茶、金銀花茶、蒲公英茶等,它們的保健藥用功效被研究關注較多,且有確鑿的現代藥理學證據支持。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