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的大工程正在佛山興起。上周,佛山召開全市鄉村振興工作會議,從組織振興、生態振興、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5個方向,推出鄉村生態提升工程等7大行動方案,佛山鄉村未來圖景值得期待。
大灣區的農村如何治理
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里說,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是一個生于斯長于斯的社會。佛山的農村大抵也是如此,不同于中西部農村青壯年人口大量外出務工,作為珠三角發達城市的農村,這里的農民離土不離鄉,依托于村級工業企業的就業機會和土地出租等分紅福利,人口向外流動較小,佛山農村具有一定的穩固性和延續性。
這次會議明確給佛山農村定了調:佛山大部分農村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村,而是典型的“城中村”“鎮中村”,農村工業化程度加快,集體經濟規模不斷壯大。可以看到,在商品經濟和工業化推進中,佛山的“城中村”“鎮中村”具有更多現代元素。其鄉村治理明顯存在兩種力量的博弈,一方面,村莊因宗族、氏族的凝聚力較強,傳統的村規民約依然在發揮治理作用,比如筆者此前在南海的農村采訪,有的村村規民約規定,凡是犯罪或者吸毒的村民,就不能享受到村里分紅。另一方面,因不少村莊存在集體資產,據統計,佛山農村集體總資產約832億元(不含土地作價),約占全省的20%。在這一過程中涉及的土地租賃交易或者村集體資產運作問題,又亟待更加專業或者制度化的治理主體。
兩種力量相輔相成
既然將佛山鄉村定位為“城中村”,它需要的是類似城市治理一樣的規范管理制度。比如提出今年要實現鎮村規劃建設全域化、村集體經濟轉型發展工程,越來越多現代治理的元素將注入佛山的農村。
但另一方面,農村畢竟不是城市,其傳統的治理力量,佛山農村獨特的嶺南文化魅力,都應在鄉村振興中繼續存續下去,此次鄉村振興提出“三治融合”,即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就融入了傳統治理力量。歸根到底,佛山鄉村振興,是*鄉村傳統與現代的博弈,如何不丟棄傳統的精華,又將農村有序帶入現代化,是考驗佛山的主政者和廣大鄉村干部的一道重大課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