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市靖州縣新廠鎮姚家村聚寶種養合作社以山核桃種植為主業,建成山核桃3000畝,發展林下經濟1200畝,吸引42名貧困戶就業,人均增收8000元……像這樣運用“產業+合作社”的方式帶動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的例子在苗家侗寨數不勝數。
近年來,靖州緊緊圍繞增加貧困人口收入、減少貧困人口數量兩大目標,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集中資源和優勢兵力,牽住產業扶貧這個“牛鼻子”,激活脫貧動力,目前,全縣通過“合作社+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的經營模式,建起了楊梅種植基地8.6萬畝、山核桃5.4萬畝、茯苓320萬窖,組建農民合作社563家。同時,根據產業發展現狀及不同產業對氣候、海拔、土壤等因素的特定要求,因地制宜進行科學規劃布局,聯合農民合作社,重點對*后的69個貧困村、30558名貧困人口進行產業引導,在不同鄉鎮和村設立楊梅、山核桃、金秋梨、高山葡萄、肉牛(羊)等特色產業種養區塊。
同時,為推動特色產業開發,該縣整合財政、特色產業、農業、農業綜合開發等部門資金,對龍頭企業、商標品牌和產業園創建、產品營銷、產業融合等進行獎勵扶持,同時對輻射帶動成效明顯的合作社予以補助和獎勵,以帶動貧困群眾穩定脫貧。2017年來,全縣整合4億元以上資金,培植特色扶貧產業“活水”,筑牢了群眾脫貧致富的“后防線”。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