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新鄉村·新機遇”2018鄉村振興創新創業大賽交流會暨“重慶農商行杯”新農業樣本發布會在重慶市銅梁區舉行,中國合作經濟學會會長、原農業部總農藝師孫中華出席會議并作《鄉村振興重在產業興旺》主旨演講。農業農村部社會事業發展中心(鄉鎮企業發展中心)、重慶市農業委員會、共青團重慶市委、銅梁區、京東集團、重慶農商行,重慶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京東孵化導師、營銷專家、投資人和企業代表等出席會議。會議進行了主題分享、圓桌交流和新農業樣本發布等流程、內容,切實把互聯網思維、理念帶進了現代鄉村發展建設。
轉型中的農村,如何切入鄉村振興?
中國合作經濟學會會長、原農業部總農藝師孫中華指出,2017年我國農業占GDP的比重下降到7.9%,城鎮化率占到58.5%,農業農村仍是現代化的短板。中國城市化還會繼續提升,但是即使達到70%,還將有四五億人生活在農村,鄉村振興意義重大。
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不能一邊是越來越現代化的城市,一邊是越來越蕭條的農村,如何防止“城進村衰”的局面出現?鄉村振興的重點和切入點在哪兒?
重慶市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階段,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著力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以質量、綠色、品牌推進農業創新創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振興。
奮斗中的鄉村創業者,如何樹立品牌?
隨著中國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產業鏈上游行業和品類開始了品牌化,農產品也不例外。從市場和消費者角度來說,“食以安為先”的消費理念深入人心,而經濟發展、收入增長帶來的消費升級也直接帶來品牌消費需求提升,加上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讓農產品品牌打造成為了可能。
創造全新的“互聯網+”解決方案,幫助農業企業實現“互聯網+”轉型升級,是京東云科技賦能的目標之一。其中,京東云攜手重慶市銅梁區打造的“互聯網+”新經濟合作項目,就為農產品品牌升級帶來了更多思路。“四中心一空間”——重慶市農村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重慶市農業大數據中心、京東云產業培育中心、重慶市電商人才培訓中心和京東云創新空間的打造,為“互聯網+”時代的農業發展,延伸出了大數據分析、云計算賦能的觸角。
如何探索現代化新鄉村、新機遇?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度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期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遵循。
鄉村振興給農村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新的希望。在鄉村振興道路中,如何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現代化新鄉村?
“從支持*創業項目,提高創業成功率上突破。”重慶市銅梁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政府以相應扶持政策助推鄉村創業,重點關注旅游農業、生態農業、農特產品、農業加工、農產品流通、新農村建設、農村電商等方向的企業及團隊,以培訓、政策等提高他們創業成功率。
“目前,我行擁有2500萬客戶、服務了全市3200萬人口的80%;1777個網點、1.6萬名員工、近2萬臺自助機具,其中80%服務農村地區;金融產品和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80%都服務于縣域,可以說我行在助推鄉村振興戰略落地上具有先天的優勢,有信心、有能力、有責任做好鄉村振興戰略落地。”重慶農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本次大賽的優勝團隊,該行將為其提供專業金融咨詢服務、開辟信貸審批綠色通道、實行貸款利率優惠等支持,并重點推行“互聯網+金融”新模式,旨在為廣大鄉村創業者提供更便捷、高效、優質的全方位金融服務。
本次交流會,京東云、京東金融和京東物流,還就賦能新農業等做了主題分享。
多方扶持下,創業者*期待收獲什么?
“產品上行,成為大電商平臺生鮮類產品供應商,要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完善產業鏈。”重慶恒都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朱剛泉說,作為成立于2009年,集品種繁育、肉牛飼養、飼料加工、精深加工等于一體的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恒都將著力補強、延長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品牌價值,以帶動農戶從事肉牛養殖,以及圍繞肉牛全生態鏈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價值,為鄉村賦能。
重慶琥珀茶油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禮生告訴記者,公司在茶油制作工藝上不斷創新,并將農業和旅游業結合,建立農場·民宿的模式,讓消費者看得到、吃得到、玩得到,為打造品牌而努力。但他指出,光靠企業自身力量打造品牌很難,需要多方支持,本次大賽能夠在品牌構建上提供幫助,京東云的大數據能夠幫助營銷,以大數據、智能化指引方向提高生產效率。
特色農業、特色養殖企業重慶菲利克思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禮說,“我們圍繞孔雀從事養殖、產品開發、深加工、特色旅游等產業,*近就孔雀產品,推出了文創衍生品以及深加工特色餐飲,參加比賽希望能夠得到評委對商業模式方面的指點。”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