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新鄉村·新機遇”2018鄉村振興創新創業大賽交流會暨“重慶農商行杯”新農業樣本發布會在重慶市銅梁區舉行,中國合作經濟學會會長、原農業部總農藝師孫中華出席會議并作《鄉村振興重在產業興旺》主旨演講。農業農村部社會事業發展中心(鄉鎮企業發展中心)、重慶市農業委員會、共青團重慶市委、銅梁區、京東集團、重慶農商行,重慶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京東孵化導師、營銷專家、投資人和企業代表等出席會議。會議進行了主題分享、圓桌交流和新農業樣本發布等流程、內容,切實把互聯網思維、理念帶進了現代鄉村發展建設。
轉型中的農村,如何切入鄉村振興?
中國合作經濟學會會長、原農業部總農藝師孫中華指出,2017年我國農業占GDP的比重下降到7.9%,城鎮化率占到58.5%,農業農村仍是現代化的短板。中國城市化還會繼續提升,但是即使達到70%,還將有四五億人生活在農村,鄉村振興意義重大。
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不能一邊是越來越現代化的城市,一邊是越來越蕭條的農村,如何防止“城進村衰”的局面出現?鄉村振興的重點和切入點在哪兒?
重慶市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階段,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著力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以質量、綠色、品牌推進農業創新創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振興。
奮斗中的鄉村創業者,如何樹立品牌?
隨著中國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產業鏈上游行業和品類開始了品牌化,農產品也不例外。從市場和消費者角度來說,“食以安為先”的消費理念深入人心,而經濟發展、收入增長帶來的消費升級也直接帶來品牌消費需求提升,加上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讓農產品品牌打造成為了可能。
創造全新的“互聯網+”解決方案,幫助農業企業實現“互聯網+”轉型升級,是京東云科技賦能的目標之一。其中,京東云攜手重慶市銅梁區打造的“互聯網+”新經濟合作項目,就為農產品品牌升級帶來了更多思路。“四中心一空間”——重慶市農村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重慶市農業大數據中心、京東云產業培育中心、重慶市電商人才培訓中心和京東云創新空間的打造,為“互聯網+”時代的農業發展,延伸出了大數據分析、云計算賦能的觸角。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