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的出租大院重點分布在哪里、封堵多少戶“開墻打洞”、清理整頓幾處自發市場,到如今的外接違建變袖珍花池、百姓大舞臺取代占道小攤、街邊“小門臉”化身文化墻。北京豐臺南苑街道的“小巷管家”猶如一個個“巧娘”,主動出擊,參與社會治理,下足“繡花”功夫,在環境整治工作中,發揮了功不可沒的作用。
南苑街道是百年老鎮,素有“天安門前*鎮”之稱,地處城鄉結合部,由于交通便利、房租低廉、越來越多人口涌入,許多出租大院、“小作坊”、“小餐飲”等產業就此“駐扎”,周邊環境和社會治安每況愈下,“大城市病”的現狀越發突出。居民反映強烈,環境整治工作迫在眉睫。
南苑街道如何破解環境整治難題,走出“南苑模式”環境整治之路?南苑街道堅持黨建引領,120余名“小巷管家”認領“環境責任田”。“小巷管家”中,既有社區黨員也有熱心居民,既有在職干部也有退休職工,既有古稀老人也有“學生軍”。
作為“街巷長”的延伸和助手,“小巷管家”既在環境整治中勇當“戰斗員”,又在環境提升中當好“參謀員”。研究制定“環境整治攻略圖”,堅持開展每日巡查、隨時登記、實時上報、協助治理等工作,從整治類別、位置、數量,到如何整改、完成時限都賬目清晰。除此之外,管家們還時常組織學習,一起討論“環境整治心得”。管家們有時“單兵作戰”,有時“團體協作”,努力把環境整治阻力扼殺在搖籃里。
據介紹,目前街道整治群租房6處、查抄黑摩的8起、封堵“開墻打洞”10處、清理垃圾165噸、拆除廣告牌匾169塊、拆除違章建筑16000余平方米。街道堅持拆建并舉,本著綜合整治騰退出來的空地全部“還地于民”“還綠于民”的原則,通過召開民情會議,問需于民,根據居民集中提出的問題,進行統籌規劃實施。目前已建設完成社區便民停車棚4個、施劃小區停車位300余個。下一步,還將計劃在誠苑中里14號樓南側改造休閑樹墻,利用33號樓北側圍墻打造綠蔭長廊,增加文化廣場內養老服務設施等,讓居民在環境整治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