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致富經 > 河北平泉:食用菌產業帶動貧困人口“摘帽”
河北平泉:食用菌產業帶動貧困人口“摘帽”
農業網   時間:2018/6/8 12:17: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439

  “通過租賃大棚種食用菌,4年時間我就還清了為治病落下的18萬元欠款。”河北平泉縣臥龍鎮八家村村民王占成說。

  2013年,王占成因突發腦溢血,不但失去了年收入3萬-4萬元的工作,還因治病欠賬反倒成了貧困戶。而自從2015起,他在當地的產業園區開始種食用菌,從兩個加起來不到2萬菌棒的小棚做起,到今年租賃3.7萬菌棒的大棚,收入直線上升,很快擺脫了貧困的陰影。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前提。從這方面講,平泉*有自豪之處。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該市開始發展食用菌產業,歷經30余年,目前,該產業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縣級*,全縣食用菌基地面積達6萬畝,10畝以上園區1500個,產量達到52萬噸,產值達到54億元。

  然而,前幾年有一組數字與這個主導產業并不匹配。平泉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燕山-太行山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縣,全縣農村人口30萬,到2015年底,建檔立卡貧困村84個、貧困戶32795戶共57993人,脫貧攻堅任務艱巨。

  如何讓優勢產業與扶貧攻堅結合?如何讓貧困戶參與產業脫貧?“平泉圍繞自身資源優勢,積極創新產業扶貧模式,將貧困群眾緊密聯結在主導產業之上,取得了產業與扶貧互促共贏的效果。”平泉市委常委、副市長邢曉光告訴記者。

  平泉探索創造了“三零”*扶貧模式,即由政府整合政策資金、金融部門提供貸款資金作為貧困戶入股入園本金,使貧困戶投入“零成本”;通過堅實的產業基礎和利益聯結機制以及科學防控措施,使貧困戶經營“零風險”;通過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和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兩區同建”,或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在貧困村周邊建設產業園區,讓貧困戶參與產業發展“零距離”。

  該市通過一家一戶摸底,因戶因人施策。像王占成一樣“具備勞動能力并有一定業務接受能力”的貧困戶,符合進園區領養領種條件;針對“無資金、無勞力、無力承擔風險”的貧困戶采取入股分紅方式;針對“具備一定勞動能力、生產經營能力差”的貧困戶采取方式務工取酬等扶貧模式。

  這種扶貧模式不僅有效解決了貧困戶在資金、技術、風險承擔能力等方面的困難,也把貧困戶深度嵌入到產業發展的鏈條中去,使貧困戶能夠參與、分享產業鏈的增值收益。

  2017年,全市食用菌總量達到6億棒,產量56萬噸,食用菌產業從業人數達到12萬人,帶動9800名貧困人口增收,占全市脫貧人數的51.18%,其中建設百畝以上“三零”*扶貧園區100多個,直接吸納8000多戶貧困戶入駐,戶均年增收2.7萬元以上。

  既然是利益聯結,就得讓參與方都有利益,這樣才能持久。平泉著力整合各種要素發展農業產業,5年投入產業扶貧資金1億多元,支持園區建設,讓企業、園區帶動貧困戶,把企業、園區、合作社與農戶緊密連接起來,形成利益共同體。同時,把股份制改革和金融體制機制改革作為脫貧攻堅突破的重點,積極推動園區、企業建立股份合作社,形成“政府搭臺+銀行參與+保險兜底+企戶受益”的政銀企戶保“五位一體”的金融扶貧模式。今年以來,累計發放涉農貸款1.8億元,其中“政銀企戶保”增信平臺貸款4455萬元,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620戶,新增食用菌、設施菜、果品園區3000個。

  “今年,預計實現1.8萬戶3.3萬人脫貧,其中有勞動能力的13815人,通過產業脫貧的農民占到全體扶貧對象的90%以上。按照一個貧困戶領養2萬棒食用菌或一個設施菜棚的標準,今年全縣還將拿出5000個棚讓1.5萬人通過產業脫貧。”邢曉光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