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市農業局獲悉,北京農業創新團隊成立近十年來,選育推廣了400多個新品種,研發推廣了1200多項新技術,給北京農業插上了“科技”翅膀,帶動增收超過150億元。
2009年,本市結合首都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目標和農業發展規劃及農業產業布局,優化整合在京科研力量和科技資源,以產品為單元,以產業為主線,啟動了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北京市創新團隊建設。目前,共建設了果類蔬菜、葉類蔬菜、食用菌、西甜瓜、糧經作物、生豬、奶牛、食用菌、觀賞魚和鱘魚鮭鱒魚共10個創新團隊,凝聚了首都398名農業科技專家,設置了10個市級研發中心、54個區縣級綜合試驗站、175個村級農民田間學校工作站。
北京農業科技緊緊圍繞都市型現代農業定位,在自主研發創新、集成創新和推廣服務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近10年來,依托創新團隊等項目共開展試驗研究2400余項,選育農業新品種150余個,示范推廣新品種280余個。研發和集成新技術550余項,示范推廣新技術720余項。開發新產品250余項,示范推廣新產品330余項。獲得專利授權600余項,培訓農民28萬余人次,產生經濟效益超過150億元,為北京農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支撐。
近年來,乳制品質量安全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奶牛創新團隊自主研發的四種新獸藥填補了國內空白,使用藥成本比國外同類產品降低60%以上。與中國農大合作建立的“奶牛基因組選擇技術平臺”,是目前我國*經過認證的奶牛基因組選擇技術平臺。在中地畜牧科技有限公司集成示范了“黑膜儲水袋先厭氧發酵技術”,達到了廢水處理回用、有效降低奶牛場臭味等效果。截至目前,團隊累計為產業直接增收2.84億元。近十年來,西甜瓜團隊育成新品種25個,提高了西甜瓜品質,豐富了市民的“果盤子”。其中,小型西瓜京穎和超越夢想占北京市場份額的90%以上,中果型西瓜華欣等占北京市場份額的82%、占北方生態區市場份額的17%。同時,還研究示范了膜下微噴等節水技術,年節水56.7萬立方米;集成了減量施肥技術,減少化肥用量19%;集成了兩套病蟲害全程綠色立體防控技術,減少化學農藥17.3%。研發應用小型西瓜高密度種植模式,平均含糖量提高0.85個百分點、產量提高25%。小果型西瓜長季節種植模式的推廣,使京產西瓜供應期延長了82天。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