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六月,記者走進彌勒市江邊鄉,熱風中帶著芒果的香甜撲面而來,漫山遍野綠蔥蔥的芒果樹上,黃的、紅的、青的、紫的芒果掛滿枝頭,果林中,三三兩兩的客商忙著與果農商定著價格,不時傳出一陣陣笑聲……
“我家種了2.6公頃芒果樹,除了有免費的技術指導,銷路也不用發愁,客商直接來到家門口收購,去年,依靠芒果和萬壽菊花等產業,全家人均收入達5600元,順利脫貧出列。”小倮份村委會半坡村民小組普海清喜滋滋地說。
像普海清一樣,許多貧困戶靠種植芒果找到了好財路,大家都過上了好日子。
以前,江邊鄉群眾守著廣袤的土地,卻過著窮日子。據相關資料顯示,江邊鄉轄7個村委會59個自然村,總人口14627人,有貧困人口839戶2926人,貧困發生率21%,貧困面大、程度深,是彌勒市3個貧困鄉之一。
*扶貧*脫貧,唯有思路才有出路,有好產業才有好財路。江邊鄉地處低熱河谷地帶,這里的立體氣候特點明顯,土地資源廣袤,適合發展綠色經濟產業。2012年,該鄉提出并實施了“萬畝荒山變果園、再造秀美新江邊”林果產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芒果產業,以實現保護生態、恢復生態和群眾增收致富的雙贏。
為加快推進芒果產業發展助力*扶貧*脫貧,該鄉出臺了《江邊鄉實施芒果產業發展規劃方案》《江邊鄉芒果種植的補助規定》及《江邊鄉芒果種植戶進行科學化坡改臺建設資金扶持方案》和《江邊村芒果基地規范化建設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為發展壯大芒果產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江邊鄉在加快芒果產業發展中,堅持走好“基礎設施先手棋”,出臺了鼓勵芒果種植戶進行科學化坡地改臺地建設資金扶持政策,對將坡地改為臺地,臺寬1.2米以上的芒果種植戶,每0.06公頃補助200元;臺寬1.2米以下的,每0.06公頃補助100元,全鄉共發放補助金10萬余元,涉及面積為38.57公頃。同時,該縣投入13.1萬元,在挨村至江邊的輸水管道上開12個口,在芒果種植核心區內投入15.5余萬元,新建配套灌溉水池5個、安裝灌溉管網8.3余千米,完成全長2.5千米的芒果種植區面山生產道路建設,為芒果產業發展筑牢了基石。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