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福建省推進落實河長制任務(圖)
福建省推進落實河長制任務(圖)
農業網   時間:2018/6/11 14:41:00  來源:水利部網站  閱讀數:371

  2014年以來特別是中央印發《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以來,福建省以問題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認真打好六大組合拳,流域生態明顯改善,河流水質持續向好,群眾獲得感顯著提高,河長制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一、區域+流域,建立河長管河新體系。堅持黨政同責、流域統籌,將河長制組織體系延伸到村、河長制辦公室延伸到鄉,全省共設立區域河長1326名、流域河長3647名,聘請村級河道專管員13231名、覆蓋14338個村,設立省、市、縣、鄉河長辦1182個,形成了區域流域結合、省市縣鄉村五級穿透的河長管河架構。各級河長辦實行集中辦公、實體運作、聯席會商、聯合作戰,省河長辦由水利廳廳長兼任主任,水利廳、環保廳各抽調1位副廳長擔任專職副主任,住建廳、農業廳各1位副廳長兼任副主任,8個部門工作人員由省委組織部選派干部掛職、兩年一換。同時,建立河長制工作三級督導檢查機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通報約談問責。

  二、巡查+養護,創新河流管養新機制。一是確保河湖專人巡查。在河長巡河的同時,采取“縣聘用、鄉管理、村監督”方式,招聘村級河道專管員,專人巡查河道。二是推行專業管護。試行河道管養分離,通過購買服務,委托有資質的保潔公司對河道進行專業管護。三是強化經費保障。省級根據年度考核結果,實行以獎代補,已安排0.8億元用于獎補;市級相應安排專項資金進行補助;縣區將河湖管護經費和河道專管員的勞務報酬、業務培訓、設備購置等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三、政府+社會,打造全域治河新格局。立足區域流域實際,通過政府社會兩手發力,堅持一河一策全域治理,突出重點、系統治理,深入推進點上抓“三清”(清理河道違障、生豬養殖污染、城市黑臭水體等三個專項行動)、線上抓“三江”(閩江流域、敖江流域、九龍江流域)、面上抓“六治”(治污保水清、治亂保有序、治澇防水淹、治電暢水流、治砂除水咸、治藻讓水凈),著力解決河流保護管理突出問題。截至目前,全省共清理河道違章建筑、棄土棄渣、洗砂制砂、餐飲娛樂場所2129處,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清理86條、完工82條,整治小流域60條,治理河長1126公里,關閉、拆除禁養區養殖場(戶)1.23萬家,關閉、改造可養區養殖場(戶)1.47萬家,清退養殖網箱1.1萬口、養殖面積40余萬平方米。

  四、天眼+地網,開啟科技助河新模式。運用互聯網、無人機等高新技術,通過天巡地查、人防技控,形成政府與公眾合力、線上與線下互動、實地與遠程聯動的監測預警格局。開發福建省河長制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上線河長APP、河道專管員APP等,分級建立“河長在行動”微信群,對河長制工作進行可視化、自動化、適時化的全過程監管。利用無人機巡河,運用人機結合模式,實現巡河河段全覆蓋、無盲區。優化整合河湖生態監測網絡,科學設置監測點,實現市縣鄉水質交接斷面實現監測全覆蓋。

  五、群團+個體,搭建全民愛河新平臺。堅持發動黨員帶群眾、團員帶青年、企業帶員工、婦女帶兒童,促進全民參與,變“政府治水”為“全民治水”,形成政府河長+企業河長+群眾河長“三長共治”局面。省河長辦聯合團省委、省學聯創新開展“河小禹”專項行動,依托全省67所大中專院校,組建110支“河小禹”社會實踐隊,組織1360名學生深入84個縣(市、區),參與河長制工作。莆田市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全部設立企業河長,三明市共發動203家企業河長認領河流,履行管河治河護河職責。

  六、法治+聯治,構建鐵腕護河新秩序。充分應用立法權、銜接司法權,集中執法權,實現依法治河、鐵腕護河。省人大頒布《福建省水資源條例》,明確河長制工作任務和河長職責,為河長依法管河治河提供了法律依據;出臺《加強生態環境資源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工作無縫銜接意見》,設立駐省河長辦檢察聯絡室,部分市縣成立了河長制司法保護工作站、河長制生態環境審判巡回法庭(點)等,為河長履職提供了司法保障;借助公安機關立竿見影的執法力,為河長治水保駕護航,部分地區配置了“河道警長”、成立了生態警察中隊;部分市縣集中水利、國土、環保等部門生態環境行政處罰權,探索成立生態綜合執法局或大隊,統一履行生態環境領域的行政處罰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zgy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