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大慶肇源農場塑造米文化做強米產業(圖)
大慶肇源農場塑造米文化做強米產業(圖)
農業網   時間:2018/6/12 9:36: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閱讀數:424

大米

  嫩水明珠,塞北江南。雖說大慶市肇源農場僅有耕地6萬畝,但有機水稻認證面積占1.5萬畝,其中3000畝獲批國家生態環境部第五批*有機食品基地。農場被授予“黑龍江省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黑龍江省極具影響力生態品牌”稱號。今年,農場還成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

  精研“品種”確保高端品質

  多年來,農場從五常水稻研究所、省農科院引進種植“五優稻4號”“松粳22”“龍稻16”等適合農場種植的全省優質品種,并逐步優化種植結構,讓6萬畝水田放大到60萬畝的效益。

  嫩江是少有的無污染江河,流經農場的回旋處成了滋養農場的“聚寶盆”。在距離嫩江1000米的農場灌溉站,5臺水泵齊運轉,水到回水渠后再打開閘口灌回主渠,實現了循環利用。農場6萬畝耕地全種水稻,*實現嫩江水自流灌。這些年,農場在水渠、泵站等水利設施投資達3000多萬元。

  有了好品種,接下來就是提品質。在占據境之極、水之極、土之極、品之極“四極”之地的肇源農場,農業重點工作推進組副組長趙永遠對記者說:“農場年有效積溫3100攝氏度以上,無霜期135天左右,比其他地區多20多天。”吃一口鮮,更要吃一口好,米的品質就差在這20多天。

  農場土壤呈弱堿性,重金屬含量低于國家標準。秋翻地不僅培植了地力,還帶出了病蟲害蟲卵,寒冬一凍春夏也就沒有那么多蟲害。就算白天站在田間,也能聽到蛙聲一片。

  前兩年,種鴨稻、蟹稻提升了米的品質。這兩天,54歲的第二作業區種植戶趙清祿從安徽買回了400多斤種泥鰍,農場在*作業區3號地水渠口為他提供了養殖場所。“我種水稻180畝,一畝地放2萬尾泥鰍,泥鰍的畝效益保守在1000多元,泥鰍稻‘一畝頂兩畝’。”

  講好米故事打造高端品牌

  在肇源農場,“一粒米”能和文化巧妙聯姻。2013年,原農業部副部長劉成果來農場考察,親筆題寫了“北大荒*米”。此后,農場又吹響了“龍江*米”的號角,開始挖掘、總結并呈現“大荒源谷”品牌的文化內涵,以北大荒精神為背景,以農場1998年抗洪精神為底色,以“奉獻營養,服務健康”為目標價值,以米文化為核心拍微電影,搞攝影基地建設,聘請文化名人為文化顧問,一系列舉措開啟了品牌鑄就的征途。我省著名作家賈宏圖曾為農場寫道:肇源農場深入挖掘“米文化”內涵,抓鐵有痕地把“米文化”鐫刻在這片土地上。

  源自北大荒的“一粒米”底蘊厚重,精神豐富,魅力無窮。農場以推動稻米產業發展、提升米文化品牌價值為目標的系列活動陸續展開,并開始叫響全國:

  2015年10月,“大荒源谷”全球華語詩歌大賽收到抒寫“大荒源谷”品牌大米的稿件2000余篇。世界各地的詩人為“大荒源谷”撰寫的詩歌*作品集結成《大荒源谷》詩集。“大荒源谷”有機鴨稻米被確定為中國詩歌萬里行活動組的隨行米。2016年3月,農場與大慶攝影家協會舉辦了“大荒源谷”杯攝影大賽;9月13日,配合省書法家協會開展了“墨香稻花——龍江書法大講堂走近肇源農場”公益活動;10月9日,配合省美術家協會開展了“群賢畢至以畫會友助力農場”公益活動。大型畫冊《嫩江左岸的明珠》、勵志微電影《母親的農場》、文化地理宣傳片《夢回塞北魚米鄉》,潛移默化地放大了農場稻米產業的文化內涵。2018年,農場被授予省書法家協會書法創作基地、省藝術博物館肇源農場分館。

  走進農場稻米文化展館,多幅名家真跡珍藏于此。農場與中俄造型藝術研究院合作,邀請了俄羅斯著名畫家為稻米種植生產全過程進行油畫創作,這些作品作為農場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成為國內*擁有油畫展現全過程水稻生產的繪畫系列作品。

  農場黨委書記倪金珠說:“沒有文化的企業沒有后勁,更沒有希望。文化這種軟實力是一種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必將助推稻米產業走得更遠、香得更濃。”

  今年,農場與善耕原(北京)生態農業公司訂單種植2000多畝“松粳16”,與肇源縣鯰魚溝生態莊園訂單種植5000畝“松粳16”和“稻花香”,與安徽燕之坊食品公司訂單種植黑稻400畝。“私人訂制”的背后折射出:品牌需要市場拉動,高品質米賣出高價格,再反哺農業,進而提高種植戶的積極性。

  2017年,在第二屆中國健康大會上,“大荒源谷”有機稻花香系列大米被選為國家孕嬰行業發展論壇指定產品,并納入國家孕嬰網電商平臺首批入駐產品,肇源農場被推薦為國家孕嬰網綠色食品通道示范基地。“大荒源谷”再次名聲鵲起。今年4月8日~9日,我國秈粳稻區有機水稻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集成應用典型范例研討會在江蘇省丹陽市召開,肇源農場作為十大典型做技術范例匯報,并被推薦加入中國有機農業發展聯盟。

  肇源農場場長楊廣明深有感觸地說:“農場企業化改革的重點是由行政思維轉變為市場思維,我們要主動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去闖市場、打品牌,講好‘一粒米’的故事,塑造‘一粒米’的文化,做強‘一粒米’的產業,成就‘一粒米’的夢想。”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zs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