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百色凌云縣玉洪瑤族鄉充分依托該鄉的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著力優化茶葉、油茶、桑蠶、沙糖桔、烏雞等品種結構和產業布局,創新推出多種產業扶貧模式,形成“鄉黨委+村黨支部+企業(合作社)黨支部”三級黨組織戰斗堡壘。
以點帶面奮力創建黨建示范帶。采取“支部+基地+農戶”“黨員+基地+農戶”等形式,打造“東蘭—那力—合祥—八里—樂里”黨建示范帶,產業覆蓋種桑養蠶、沙糖桔種植、生豬養殖、烏雞養殖等。該鄉黨委、政府通過項目推動、技術服務、資金扶持、技術支持等形式,為黨員創造良好的投資創業環境。
因村施策壯大村集體經濟。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模式,因村制宜,突出特色,擴大規模,發揮優勢,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路子。一是多方面、多渠道向上級爭取幫扶資金,壯大村集體經濟。如樂里村利用縣委組織部50萬元幫扶資金建造規模生豬養殖基地、八里村爭取得到深圳對口幫扶資金建造標準蠶房,再通過外租收取租金方式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二是盤活集體資產。各村結合實際,利用地理、交通、區位優勢盤活集體閑置資源(廢棄房屋、閑置土地等),引入資金和項目,采取入股分紅和收取租賃承包費等多種方式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如偉利村、玉保村、那力村等通過老村部出租、村集體土地流轉等方式盤活集體資產,預計年集體經濟收入可達3萬元;三是發展村級合作組織。村黨組織牽頭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農戶”等形式,通過資金、技術、土地入股分紅等方式增加集體經濟收入。
積極培育致富帶頭人。積極組織開展農村致富帶頭人*脫貧培訓活動,對全鄉農村干部、農業合作社負責人及各村科技致富帶頭人進行培訓,組織他們到外地參觀學習,幫助他們換腦筋、拓思路、長見識,掌握更多致富信息和實用技能,增強他們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引導致富帶頭人根據自身特長、產業基礎和帶動能力,通過一對一、一對多等形式,與貧困群眾建立結對幫扶關系,幫助貧困群眾分析致貧原因、找準致富方向,帶領群眾致富。成立“土專家”“田秀才”服務團,采取“技術+”的方式,通過舉辦田間課堂、現場培訓等方式,為貧困群眾提供品種改良、技術指導等服務,以農教農,使貧困群眾掌握致富技能。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