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羅經村委會6位貧困戶通過自籌資金和政府扶貧資金,以入股合作方式組成合作社,利用本地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抱團發展永興壅羊養殖產業,吸引周邊村莊22戶貧困戶加入到合作社,這是海口實施產業化幫扶,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
在推進扶貧攻堅工作的過程中,為讓貧困戶手中分散的扶貧資金發揮出更大效能,海口各區不斷拓寬產業扶貧渠道,政府鼓勵貧困戶將手中的扶貧資金以“入股分紅”的方式參與到可信賴的合作社或企業中,大力發展組織化規模化產業,積極與公司合作或者組建合作社,不斷提高產業組織化程度。
因地制宜
入股合作社 抱團興產業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推進扶貧攻堅戰中,海口注重利用本地資源優勢發展產業,幫助貧困戶走產業可持續化發展道路。
秀英區永興鎮羅經村典朗山有1000余畝火山石地貌的山林草地,有羊吃的百草,加上村民都有養殖壅羊的經驗,永興壅羊的市場需求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該村貧困戶黃振步、吳淑森、黃丹開、余少卿、鄭仁敦、林貽炸等6人受脫貧致富電視夜校的啟發,自籌資金以及政府幫扶物資資金共計40多萬元,建起面積達500多平方米的二層生態養羊棚,市國資委出資幫扶建設配套設施,如今合作社養羊規模已達118只。
經過秀英區、鎮政府的“撮合”,現在羅經村委會22戶貧困戶均以1.1萬元的政府扶貧資金入股,成為該合作社的股東。貧困戶可選擇入股分紅或以羊入股的形式參與,還可選擇自行養殖,由合作社提供種苗和技術指導,并負責銷售;同時貧困戶還可以到合作社養殖打工,每天有100元至120元的工資收入。
西秀鎮靠海,近年來,該鎮狠抓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水產養殖面積和產量均大幅度增長。為了讓貧困戶盡快脫貧,西秀鎮依托區位優勢,打造產業扶持新亮點,讓貧困戶走上產業可持續發展道路。
西秀鎮博養村46歲的貧困戶鄺才宛因文化水平低,外出打工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鎮政府將其聘用為保安,每月工資2500元。今年政府落實幫扶鞏固措施,目前已拿出10000元資金為鄺才宛家入股海味榔合作社,從事辣木種植;還以3200元入股海口順吉成水產養殖合作社,僅這兩項產業幫扶預計今年底將獲得7589元的分紅。
“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可有效降低技術及市場方面的風險,確保帶來穩賺不賠的收益。”海口順吉成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技術總監陳亞勇介紹,隨著合作社的效益越來越好,原來僅10多戶貧困戶入股,現在入股的貧困戶已達到30多戶。此外貧困戶還可到合作社打工,可邊學技術邊打工掙錢。
特色取勝
產業前景好 企業來投資
美蘭區三江鎮所產的黑金剛蓮霧,果實鮮脆爽口,市場上很搶手。美蘭區積極借助蓮霧產業帶動周邊貧困戶發展蓮霧種植。三江聯影蓮霧種養專業合作社、豪福江蓮霧基地通過吸納貧困戶入股、舉辦田間課堂進行技術培訓、優惠供應種苗、產品包銷等形式,帶動周邊100多戶貧困戶發展蓮霧產業,有效地帶動了貧困戶脫貧致富。
美蘭區三江鎮茄苪村委會的貧困戶鄧妚芳,以家中9畝閑置土地入股蓮霧合作社,不僅有穩定的土地租金收入,還可以享受合作社利潤分紅,平時在基地打工還有工資,現在她家順利摘掉了貧窮帽子,日子越過越好。
三江鎮負責人介紹,通過創建鎮蓮霧*扶貧產業示范基地,吸收該鎮132戶貧困戶509人及低保戶29戶31人發展規模化產業,幫助貧困戶以扶貧資金或土地入股到蓮霧種養專業合作社,聘用貧困戶打工,讓貧困戶獲得打工收入和固定分紅,實現產業技術共享、轉移就業致富。
龍華區新坡鎮斌騰村,依靠當地天然火山石資源吸引優質特色企業來投資,村民在石頭上種起了石斛。不僅村子有了獨特的風景,全村還整體脫了貧,錢袋子也鼓了起來。據了解,該基地帶動519戶農戶致富,其中貧困戶78戶,種植原生態石斛1200畝,每戶年收入可達3萬元以上。
近年來,海口市突出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創新扶貧模式,探索了“企業+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合作社+基地+貧困戶”和“村集體+合作社+貧困戶”五種產業扶貧模式,增強了貧困戶“造血”功能和自我發展能力,促進了貧困群眾增收脫貧奔小康。
擴展銷路
農產品上市 電商多發力
扶貧產業發展起來了,如何解決產品銷路?除了傳統的市場銷路,我市堅持“多條腿走路”,通過旅游采摘、電商等新型渠道,幫助貧困戶擴展銷售途徑,助力增收致富。
5月中旬,瓊山區三門坡鎮上萬斤菠蘿成熟上市,每斤一兩毛都鮮有人問津,我市迅速組織線上線下促銷、對接電商購銷、菜籃子產業集團末端網點售賣、發動愛心企業愛心售賣等活動,幫助農戶及貧困戶打開銷路。
6月9日上午,在秀英區永興電商扶貧中心舉行的海口市扶貧愛心集市特別場現場,全市有扶貧任務的19個鄉鎮的貧困戶攜自家農產品前來展銷售賣,面對這些新鮮且價格相對低廉的農產品,購買的市民游客絡繹不絕。“可惜我早上只挑了一擔荔枝來,不到半小時就賣光了。”來自永興鎮美秋村的貧困戶吳坤深告訴記者,他共賣出荔枝100多斤,而平時周末舉行的扶貧愛心集市,他家腌制的酸菜,自種的香蕉等瓜菜也深受市民喜歡。
“扶貧愛心集市是我發展新客戶的主要渠道。”曾被央視點贊的永興鎮建中村委會昌儒村62歲“網紅”貧困戶吳清河說,每個周末他都會把自家產的木瓜、香蕉、腌制的酸菜、自釀的米酒等拿來扶貧愛心集市展銷,盡管有時收入不多,但這卻是發展新客戶的絕好機會。如今他的電商客戶遍布北京、上海、青島、武漢、海口、三亞等城市,很多都是買了他家產品后積累的“回頭客”。
目前我市有扶貧任務的鄉鎮大多都設立了電商扶貧中心,在幫助當地優質農產品打開市場銷路方面,發揮著越來越突出的作用。如永興扶貧愛心中心不僅線上發力,線下每周舉辦扶貧愛心集市,現已舉辦了38期,接待游客一萬余人,交易額超200萬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