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石獅市海水養殖水域灘涂水產養殖業持續、健康和高效發展,近日,石獅市出臺《石獅海水養殖水域規劃(2018-2030)》。根據該規劃,石獅市將對轄區內的養殖水域灘涂進行功能區劃,劃分為禁止養殖區、限制養殖區和養殖區,其中,劃定禁止養殖區5個,面積4187.2hm2;限制養殖區5個,面積2341.3hm2(其中規劃養殖片區9個,面積996.5hm2);養殖區2個,面積299hm2。
近年來,隨著深滬灣、泉州灣臨海工業的快速發展,石獅市傳統養殖水域空間逐步萎縮,局部海域養殖布局及養殖品種結構不合理等方面的問題也日漸凸顯。科學制定石獅市海水養殖水域規劃,合理布局水產養殖面積,調整養殖品種結構,因此顯得十分迫切。而這也是石獅市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大舉措。
根據《規劃》,石獅市將規范養殖秩序,在禁止養殖區和限制養殖區范圍內加強執法,限期搬遷或清退禁止養殖區內海水養殖,對限制養殖區內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達標的限期整改或關停。嚴厲打擊占用航道、港口等公共設施安全區域的非法行為。同時,大力發展生態養殖。石獅市將以傳統貝類、藻類養殖區為基礎,建立魚、貝、藻間養或輪養復合生態養殖模式;推廣應用配合飼料養魚,逐步構建基于生態系統水平的魚、藻、貝海區多元復合生態養殖系統,充分發揮養殖貝、藻的碳匯功能及降低海區富營養化、改善水環境的作用,有效實現淺海生態-低碳養殖。與此同時,石獅市將重點扶持名優品種的設施養殖基地建設,鼓勵養殖企業應用新設備、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建成一批高標準、現代化的淺海筏式養殖設施,提高品種養殖水平和產品質量。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石獅市海水養殖品種有魚類、貝類、蝦蟹類和藻類。統計數據顯示,2013-2017年石獅市海水養殖面積和產量穩定增長,2013年海水養殖面積1167hm2,總產量33120t,到2017年海水水產養殖面積和產量分別為1020hm2和36826t。
在海水池塘養殖方面,石獅市僅有少量海水池塘養殖區,面積3.7hm2,位于永寧鎮新沙堤村和沙堤村。池塘養殖品種以魚、蝦、蟹混養為主,主要養殖品種為鋸緣青蟹、鯛科魚類、石斑魚、南美白對蝦、梭子蟹等。
在水產苗種場和陸基工廠化養殖場方面,石獅市目前擁有水產苗種場和陸基工廠化養殖場11家,位于永寧鎮和祥芝鎮,總面積6.8hm2。主要育苗和養殖品種有鮑魚、凡納濱對蝦、石斑魚、紫菜等。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