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仲夏,澠池縣天池鎮的近萬畝紅花進入收獲季。放眼望去,一株株紅花苗隨風搖曳,朵朵盛開的紅花像彩霞一樣,映紅了田野。
6月8日,在河南天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中藥材基地500畝藥田里,10多名村民頂著烈日在田間穿梭忙碌、采摘紅花。
正在采摘紅花的東天池村村民楊保真,雙手一刻也沒顧得停,她高興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紅花盛開的時候,剛好農閑,我在這兒打工,每天能掙70塊錢。另外,家里還種了10畝丹參,今年光賣丹參種子就賺了近7000元,加上務工、分紅收入,到年底能掙4萬塊錢!我們的好日子就像這紅花一樣紅紅火火!”
澠池縣天池鎮丘陵起伏、溝壑縱橫,有“九嶺十洼”之稱,受自然條件影響,過去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傳統作物,一畝地一年下來只掙個五六百元。2016年底,全鎮還有5個省級貧困村,貧困發生率6.16%,但到了2017年底,產業扶貧帶動貧困發生率已降至4.49%。
怎樣才能讓貧困群眾穩定脫貧?脫貧之后,群眾怎樣致富奔小康?這是擺在天池鎮黨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也是必須堅決攻堅的一場硬戰。
“脫貧攻堅必須要扶得起、站得住、走得穩。要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必須握指成拳,發展特色產業。”澠池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天池鎮黨委書記張曉紅擲地有聲地說。
近年,天池鎮堅持長遠謀劃,依托豐富的農業資源,培育和發展了天灃中藥材、天池山食用菌、泉森薯業等六大農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雙椒一藥”(花椒、辣椒、丹參)主導產業,建設了一批產業扶貧基地。而產業扶貧脫貧致富真正成了天池鎮貧困群眾實實在在看得見的目標,而今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這一方土地上勤勞的群眾和農業經營者帶來了新機遇和新希望。2017年,天池鎮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契機,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動力,緊緊圍繞產業扶貧這條主線,把脫貧攻堅作為*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截至2017年年底,全鎮共220戶793名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在該鎮東天池村辣椒產業基地,綠油油的辣椒苗鋪天蓋地像一片綠的海,而到了秋天,紅彤彤的辣椒“點燃”了田野,鋪滿了農家院落,呈一道豐收的美景;東楊村煙葉合作社,2000多畝煙葉苗壯葉肥甚是喜人,該合作社負責人龔發林正蹲在煙田里察看煙葉生產情況,臉上是情不自禁的喜悅……該鎮初步形成萬畝辣椒、萬畝煙葉、萬畝瓜菜、萬畝紅薯、萬畝中藥材食用菌種植基地,共實施科技扶貧項目5個,建設扶貧就業基地11個,引導807戶貧困戶種植辣椒、花生、紅薯等經濟作物,并發放農林產業到戶補貼123萬元,建設光伏村級電站5個,確保每戶至少有兩項產業項目覆蓋。
“龍頭帶動是產業扶貧的重要方式。”河南天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郜龍蛟說。該公司先后投入5000多萬元,流轉土地5000畝,形成“公司+科研院所+基地+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帶動天池鎮及周邊鄉鎮群眾發展紅花、丹參等中藥材種植2萬余畝。
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是貧困戶穩定脫貧、增收致富的可靠保障。在廣大農村集體經濟薄弱制約發展存在普遍性,天池鎮面臨同樣的困境,但解難題、找出路步伐堅定,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農村“三變”改革,天池鎮探索出了發展集體經濟的新模式。
東楊村煙葉合作社采取“示范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運用“發起人籌資建社、農戶以土地參股入社、產業發展興社、保障服務強社”的機制,動員群眾將土地以入股的方式流轉給合作社,并出資入股進行煙葉統一種植,真正讓群眾由農民變股民、資金變股金。2017年,該村建起高標準養豬大棚3個,*批1800頭豬即將出欄,每頭豬純利潤在70元左右,帶動貧困戶107戶可年底分紅,預計*集體經濟收入將突破12萬元。前不久,該村被確定為“三變”改革試點村,在“三農”發展的路上,再早走一步,先下一步“棋”。
為壯大集體經濟,天池鎮以“三產”融合項目資金204萬元入股天池山食用菌有限公司,企業每年按總投入4%為陳溝村86戶289名貧困人口進行分紅,其中2萬元為集體經濟收入;投入財政資金298.178萬元,新發展科技扶貧項目5個,在保證貧困戶穩定增收的同時,走出了一條保障貧困戶長期穩定脫貧的新路子。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良好的營商環境,給天池鎮的發展注入強大的力量。作為天池鎮2018年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澠池奧倉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已于2018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園區規劃建設高科技日光溫室大棚729座及相關附屬設施,目前項目正在建設中,屆時將吸納千余人就地務工增收,讓貧困戶穩定就業奔小康。
“今年,天池鎮脫貧攻堅的任務還很重,我們將繼續以產業發展為引領,以龍頭企業帶動為突破口,以‘雙椒一藥’為重點,將產業發展項目覆蓋到所有貧困村和貧困人口,‘長短結合,交叉覆蓋’支持貧困村、貧困戶通過資產流轉實現增收,確保脫貧攻堅目標如期實現。”天池鎮扶貧專職副書記鄭雪梅如是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