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逢甘雨”本來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但是如果連場大暴雨那就不一定是件好事情。在剛過去的一周,連續幾天的大暴雨就讓部分果園帶來不少的損失。
東莞市洪梅豐潤農場露天種植的西瓜也有同樣的遭遇,很多西瓜都裂果了。“還好前段時間收成了一部分,剩下的西瓜幾近全軍覆滅了,好在前兩年將無花果地搭起了大棚,只有少量裂果,不然損失更慘重。”農場平姨無奈的說道。同樣,洪梅農科站少量露地種植的番茄也是裂果很嚴重,大棚種植的就影響少很多。這兩個種植場主要以大棚種植為主,相對損失就少很多。
但筆者在洪梅鎮康樂果園看到,番石榴樹以及蓮霧樹正在雨中飄搖。“雨水對這批未到成熟期的番石榴影響不大,但是蓮霧正逢果期,裂果落果都比較嚴重,前天已經清理了不少的落果,現在估計損失達到五成以上,聽說還要下幾天雨,損失還是個未知數。”果園女主人襯姨一臉無奈的說道。據了解,康樂果園主要露地種植番石榴、蓮霧,前幾年引進的蓮霧遇上今年兇猛的“龍舟水”,讓露地種植的蓮霧備受傷害。筆者告訴襯姨,從化等地的優質蓮霧種植場都是種植在大棚內的,除了抵受自然災害的能力強外,還可以*控制水肥,水果的品質更高。襯姨當場表示因為農場的土地快到期了,如果能夠成功延期,真的要好好考慮搭建大棚種植,不能再望天打卦了。
據悉,東莞市近年來大力支持設施農業的發展,加大對設施農業的補貼力度。東莞市于2017年9月出臺《東莞市農業局、財政局、海洋與漁業局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辦法》,對農業機械、農田設施(大棚)等進行補貼,補貼限額為: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年度內獲得市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不超過20萬元,種養大戶*不超過10萬元,個人*不超過5萬元。水鄉地區年度補貼*限額在上述基礎上提高20%,即組織、大戶、個人分別為24萬元、12萬元、6萬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