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藥食同源的大姜,不僅在我國民間備受推崇,在歐、美、亞各洲國家同樣很受歡迎。日前,在平度東閣街道北臺村,記者看到一筐一筐的大姜從保鮮庫里提出來,由工人洗刷干凈,裝袋、裝箱,根據訂單運往歐洲、美洲、亞洲諸多國家,其中不乏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上合組織成員國。訂單式種植、出口已成為當地大姜銷售常態。
早在明末清初,平度原蟠桃鎮附近農民就有種植大姜記載,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經過當地農民的世代培育和提純復壯,逐漸形成一個適合當地生長的新品種——蟠桃大姜。“在平度特定的氣候和生態條件下,通過平度農民長期實踐栽培蟠桃大姜,不斷完善栽培管理技術措施,提高蟠桃大姜品種的農藝性狀,才培育出品質優良的蟠桃大姜。” 平度市蔬菜技術推廣站站長陶躍順介紹說,截至目前,平度蟠桃大姜種植面積已發展5萬畝左右,主產區涉及平度李園、東閣、仁兆、南村等鎮街,年產優質蟠桃大姜22萬噸左右,成為平度農村經濟主導產業之一。
北臺村有251戶村民,目前一大半村民種植蟠桃大姜,除了在本村土地發展大姜種植600余畝外,還到周邊村莊流轉土地種植500余畝。“村民之所以敢如此大的面積種植,是因為我們村成立了大姜產銷專業合作社。年初根據國外出口訂單大小,規劃好種植面積,分派給社員;同時還制定保護價,如果大姜價錢過低,就以保護價收購。村民沒有后顧之憂,種植起來自然就放心大膽。” 北臺村村主任、江傅大姜產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江樹軍笑著說,去年,北臺村僅大姜種植收入達500多萬元,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今年截至目前,我們合作社接到來自歐美、中東、東南亞國家發來的訂單,已達500多畝地的產量,后續訂單仍在持續發來。”
蟠桃大姜種植對技術要求很高。“關鍵在水、肥,按合作社要求,我們完全按照無公害標準種植,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大姜的產量。”談起大姜種植,有著40多年種植大姜經驗的姜農劉國章侃侃而談,管理精心,水肥充足,蟠桃大姜每畝產量高達9000公斤;而別的地方粗放管理,大姜只產4000公斤左右。“近幾年大姜行情還不錯,以去年出口價每公斤4.8元、平均畝產6500公斤計算,每畝收益達3萬多元。”
除了大姜種植,近年來北臺村還建造生姜保鮮庫,發展洗姜廠,對大姜進行儲存和粗加工,同時也能帶動部分村民增收。“我們村發展了6家洗姜廠,每家洗姜廠用工30多人,部分村民到洗姜廠打工,每天可收入150元左右。”北臺村黨支部書記郭超介紹。正在一旁洗姜的工人王寒梅接著郭超的話,高興地說:“去年僅在這里洗姜就掙了25000元,除了家庭開銷,還能存下不少!”
除了直接走向海外市場,也有不少本地企業看上了蟠桃大姜,投資進行深加工。
位于平度市李園街道的青島食在平度商貿有限公司為更好地推介平度地標農產品,通過多方調研,選中蟠桃大姜進行深加工,制作成養生姜茶,促進蟠桃大姜銷售市場多元化。“我們在推介各種平度地標農產品過程中發現,蟠桃大姜除直接銷售外,經濟附加值不高。我們就想通過對蟠桃大姜深加工,生產便于攜帶的地標農產品衍生品,以便進一步推介平度地標產品。”該公司負責人郭俊山介紹說,為此,他們多方考察、調研,選中蟠桃大姜這一地標產品,進行深加工,制作成方便攜帶和銷售的姜茶,把蟠桃大姜做出新名堂。
“為把好產品原材料質量關,我們在蟠桃大姜原產地附近朱家井村流轉了50畝土地,按有機蔬菜種植標準種植大姜,同時,雇傭周邊村莊10多名村民輔助種植,這樣確保農民在農閑時能再增加一份收入。”郭俊山介紹說,明年將根據市場情況,一方面擴大高標準大姜種植面積,另一方面,會指導周邊村莊提高種植標準,并收購他們種植的大姜,“這樣既保證推介平度地標產品衍生品產品質量,又帶動周邊村民增收。我們還將結合食在平度活動,繼續打造食在平度特色農產品衍生品,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