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牡丹江成東北亞*果蔬出口基地
牡丹江成東北亞*果蔬出口基地
農業網   時間:2018/6/24 19:05:00  來源:人民日報  閱讀數:392

  紅艷欲滴的西紅柿、頂花帶刺的黃瓜、圓滾滾的紫皮圓蔥……盛夏的清晨,在黑龍江牡丹江市寧安源豐國際物流園內,各地的新鮮果蔬經過分揀、檢驗、報關,裝上大貨車,“朝發午至”進入俄羅斯市場。

  近年來,牡丹江市抓住“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機遇,做強做精外向型農業,果菜出口遠銷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地,成為東北亞*的果蔬生產出口基地,帶動農民人均收入突破1.7萬元,連續15年在省內領跑。

  種啥看市場,高標準種出好產品

  “我們的菜品質好,不愁銷,每天光西紅柿就能走六七車,一車有15噸。”寧安市明君瓜類合作社負責人高波說,現在農民不能光埋頭種地,也要看市場。自從開拓俄羅斯遠東市場以來,一年能銷售蔬菜3000噸,僅西紅柿就讓村民增收1000多萬元。

  牡丹江的黑土地屬于世界三大黑土之一,休耕期長,易于防治病蟲害。牡丹江是“綠色有機食品之都”,綠色有機認證面積占到耕地一半。與此同時,這里擁有四個*一類口岸,對俄貿易占全省“半壁江山”。農業方式怎么轉?牡丹江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托優勢,內建基地,外辟市場,帶動傳統農業轉型。

  政策給力。市里對設施農業園區、科技化示范基地給予扶持,配套水電路基礎設施,扶持技術創新。西安區大莫村農民郭永福,牽頭成立興農蔬菜合作社,在村里建起1200棟溫室大棚,不僅如此,合作社還到云南建立了種植基地,實現南北種植優勢互補。郭永福說:“市場缺啥,我們種啥,俄羅斯人喜歡的法香、塔花、蒜、蔥等蔬菜,都是我們的主打品種,錯季生產、南菜北運,才有競爭力。”

  堅持綠色標準,牡丹江對出口基地實行*嚴格管理。高波說,種哪種菜,怎么種,都有技術規程,必須照章辦事。客商一掃二維碼,信息一目了然,有問題誰也跑不了。

  “綠色有機產品是牡丹江的金字招牌,全市目前農產品馳名*品牌達37個,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認證達473個。”市農委主任吳永奎說,目前牡丹江出口基地面積達到39萬畝,其中連片專業化蔬菜種植出口基地9處,水果出口基地3處。農業部門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合作,將蔬菜出口基地進行備案,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提高蔬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升技術引導,蔬菜先進技術普及率達到95%,全市種菜能手5500人,從事瓜果、蔬菜生產的農戶達到2.3萬戶,占農戶總數的1/4。

  龍頭連產銷,綠色產品不愁賣

  走近寧安市渤海鎮雙廟子村,一陣韭菜清香撲面而來。村民李恒軍說:“大米地里種韭菜,過去還真不敢想。跟著合作社干了幾年,還真行,一畝韭菜能掙兩萬元。”

  他說的合作社,是新農韭菜合作社。理事長魯繼新被稱為“韭菜大王”,合作社有1100多戶農民,年產韭菜2500多萬公斤。魯繼新說:“國內韭菜賣1元一斤,出口能賣到2.75元,市場潛力大。韭菜出口要求嚴,在韓國要進行54種檢測,我們全部通過。現在我們產的速凍韭菜擺上了韓國、日本、俄羅斯人的餐桌。”

  破解一家一戶銷售難題,牡丹江市不斷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構建農產品出口市場體系。全市培育225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264個家庭農場、215個龍頭企業。

  寧安市海浪鎮盤嶺村的青刀豆深受日本客戶青睞。盤嶺村黨支部書記關強說:“不少專家來鑒定過,我們的綠色產品,品質硬邦邦的。今年可就地加工青刀豆、南瓜等蔬菜6000噸,實現產值5000萬元。”穆棱市凱飛食品公司依托發展有機食品生產,年生產加工能力達到2萬噸,公司通過了歐盟有機認證,大豆深加工制品出口德國、瑞典等國家,去年出口1000噸。

  為實現產銷有效對接,牡丹江市推進大物流建設。培育了寧安源豐、牡達、天翼、藍洋等一批大型農產品出口物流企業。在寧安源豐國際物流園內,一派忙碌景象。“出口的大部分是地產菜,每天都能運走二三百噸,*快4小時就能擺上俄羅斯烏蘇里斯克菜店。”園區負責人張廣斌介紹說,園區自運營以來,已累計出口果蔬35萬噸,拉動寧安市出口蔬菜面積達到20萬畝,占全市蔬菜面積40%。

  打造開放平臺。目前牡丹江市創建了*東寧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建成了*寧安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在新型主體帶動下,去年農產品出口量突破20萬噸,出口額達12億元,外向農業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c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