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三夏”大忙時節,一臺臺農業機械奔忙在金色的田野上,不斷地收割著幸福和希望。
農機手們就是新“麥客”。很多人對“麥客”的傳統印象,是一把鐮刀走天下,這在不少文學作品中都有描述,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中,黑娃就是做過“麥客”的。不過,現如今新“麥客”們的工具早已經不再是鐮刀,而是一臺臺“銅齒鐵牙”的大型機械。哪怕就是黑娃那樣一等一的“麥客”,與農業機械的效率相比也是相差千倍萬倍的。
新“麥客”的出現,其實見證的是農業發展的一個新時代。*直觀的一點就是農業機械的普及。以前的農業生產以人力蓄力為主,付出的辛苦一點都不少,但是工作效率卻不高。就以傳統的麥收為例,“麥收有五忙, 割拉碾曬藏”,以前怎么也得半個月的時間,現在有了機械的輔助之后,半天就能輕松搞定,農民就有更多的時間從事其他生產活動。因為農業機械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也因為國家有著農機補貼等一系列優惠政策,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不斷普及,成為推動農業生產方式轉變的重要一環。
新“麥客”的客戶源源不斷,還是因為農業生產方式的靈活。如果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產,每家都只守著自己的兩三畝地,農業機械恐怕難有施展的空間。現在隨著土地流轉的不斷推進,大規模的農業生產成為可能,一些地方還興起了全產業鏈社會化服務公司,實現了“我的地,你來種;你收費,糧歸我”,這樣的規?;a新模式,讓新“麥客”有了充分的用武之地。
以前農業機械少,所以是農民搶農機。現在隨著農業機械普及,在市場上有了競爭,也就變成了農機搶農民。新“麥客”們主動適應挑戰,發展“互聯網+農機”,促進智慧麥收,通過一鍵呼叫、一鍵導航等功能,農戶能夠迅速與農機手取得聯系,自主對接機械,實現快捷收割。這樣的轉變之中,其實折射的是科學種田的發展,從節水、控肥、控藥,到農業技術融合,我國的農業生產正越來越多地注入科技力量。
新“麥客”是農業生產新時代的產物,反過來新“麥客”又見證著農業生產的新時代。這個時代是農業蓬勃發展的時代,是農民顯著增收的時代,是農村日新月異的時代。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隨著“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這個新時代還將演繹出更多精彩!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