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白雪”與基層的“下里巴人”相互碰撞,會產生怎樣的火花?連日來,來自清華大學和中南大學的高校師生用腳步丈量湖南長沙望城區白箬鋪鎮,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相互融合,規劃設計高品質打造“研學旅游”方案,為鄉村振興事業注入發展新動能。
設計團隊提供一整套規劃設計建議
6月18日至6月24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環境藝術設計系主任張月教授和中南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副院長朱力教授帶領若干博士、碩士研究生,在白箬鋪鎮開展了為期一周的鄉村振興考察調研和規劃設計活動,為全鎮鄉村振興工作和光明大觀園文化旅游發展提供學術指導和設計支持。研究團隊根據規劃設計需要,將小組成員分為三個小組,分別是道路交通組、景觀設計組、文化IP組。
結合白箬鋪資源優勢及實際調研成果,清華大學和中南大學的設計團隊在昨日舉辦的白箬鋪鎮鄉村振興課題研究展示會上,為白箬鋪鎮“詩與田野夢”的實現,提供了一整套規劃設計建議:建議采取區域降低開發、生態高度保護、空間體系完整的模式,為長沙近郊留住一份寶貴的生態凈土,圍繞酣暢樂園、方塘野趣、松谷蝶夢、風流人物、國學大觀等功能板塊,打造一個兒童寓教于樂、成人舒壓解乏、村民高度參與的高品質研學旅行目的地,再現“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鄉村之美。
將光明大觀園打造成核心文化區
“白箬鋪生態環境好,定位*,交通方便但是人車混亂,而且閑置民居多。”中南大學朱力教授在總結白箬鋪鎮目前特點后,針對性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聚焦園區主題,做強核心IP,呈現鮮明特色;二是尋找文化脈絡,營造文化氛圍,加強文化的傳承與互動;三是整合園區形象,利用游覽線路和觀光驛站將景區串聯起來,實現功能分區;四是改進鄉村自組織建設,增強農民的參與精神與責任意識。
清華大學張月教授則認為,生態開發是文旅發展的*優勢,在項目引進和建設開發上要尤其注重保護生態;要突出整體效應,利用設計理念對片區進行景觀改造,加強文旅業態之間的聯系性和互動性;要強調村民參與,改變項目與村民的分割狀態,開拓更科學的合作思路。
在傾聽了專家和學子的意見后,白箬鋪鎮黨委書記吳剛表示獲益匪淺,今后要以光明大觀園的核心五村為支點,撬動全鎮的發展騰飛;要全面發展以研學旅行為核心的教育事業,將光明大觀園打造成核心文化區,注重研學結合,充分發揮文化的推動作用,“希望白箬鋪和清華、中南的聯系能夠更加緊密、更加長遠”。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