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烏當區羊昌鎮黃連村,村民花光友正忙著給果樹施肥,“肥料”就是家禽糞污。“以前,對我們養殖戶來說,禽畜糞污處理很麻煩。現如今,村里栽下的大量果樹,正好需要這些肥料,解決了一大難題。”花光友說。
這是我市推進生態養殖、堅持綠色興農的縮影。近年來,貴陽積極推廣資源化處理方法,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發揮農業科技創新驅動作用,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融入農業產業,不斷推動農業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建綠色農業基地
促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貴陽堅持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管理、高效益產出的發展思路,按照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的生產模式,立足山地資源,科學規劃布局,優化產業結構,著力發展菜、果、茶、畜、藥五大產業,規模化打造特色、綠色農業產業基地。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貴陽不斷嘗到收獲的喜悅——
建立農業地方標準69個,創建省級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43個,年出欄生豬113.4萬頭、出欄家禽2771.8萬羽,家禽出欄量全省排*;
建成規模化、集約化蔬菜基地8萬余畝、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3萬畝,形成修文縣16萬畝獼猴桃產業聚集區及桃、枇杷、梨、楊梅、葡萄、櫻桃、李等特色精品水果產業帶;
建設精品生態茶園10個、茶葉標準園20個,有機茶、特色茶、出口茶等專用基地近9萬畝,產業互動融合生態茶園5萬畝,休閑觀光茶園近12萬畝,中藥材規范化種植面積達10萬畝……
當前,市農委和有關部門正奮力推進140萬畝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理念,全域式規劃、全景式打造、全時段觀景,實現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旅游景點無縫銜接,促進農業與旅游深度融合,實現農業全面轉型升級。
推動“三品一標”建設
助力品牌農業開花結果
夏日,走進開陽縣南龍鄉田坎村藍芝茶葉基地,只見一壟壟茶樹沿著山坡往山頂延伸。“幾年前,這片山頭還很荒涼,高海拔的坡地上雜草叢生。”田坎村村支書蘭才德回憶說。
開陽縣堅持“生態立縣、產業富縣”,大力發展富硒茶產業,是我市發展綠色生態產業的生動寫照。近年來,貴陽著力在品質提升、品牌培育、市場拓展等方面積極探索,加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三品一標”認證和品牌建設力度,取得豐碩成果——
水果更優質。“修文獼猴桃”榮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貴州省*商標”等榮譽稱號,成為全省發展特色農業的靚麗名片。
茶葉更綠色。“開陽富硒茶”榮獲“貴州省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連續四次參加全省斗茶大賽斬獲金獎、茶王等榮譽稱號,“綠寶石”還遠銷歐美。
牛奶更生態。“山花”系列乳制品先后被評為“貴州省*產品”“貴州省優質農產品”,樹立了貴州乳業的典范。
此外,我市“下壩櫻桃”“阿栗楊梅”“紅巖葡萄”“永樂艷紅桃”“花溪辣椒”“息烽西山貢米”等品牌農產品也全面開花。目前全市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面積達212.35萬畝,有效“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達557個。
發揮大數據優勢
為農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近年來,貴陽市充分發揮大數據優勢,建立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通過市、縣、鄉、生產者四級檢測網絡體系,對重點產品、重點單位、重點區域、重點時段農產品實施質量安全全程監管,實行產地準出制度,基地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推動大數據與農業融合發展,市農委打造了“貴陽市果樹生產管理信息服務平臺”,為全省“大數據+現代農業”發展探索可行路徑,發展機制模式在全國同行業達到先進水平。目前該平臺已上線水果生產企業109家,實現農產品“身份可查、過程可看、質量可追”的全程信息化管理。
推進貴州綠色農產品網絡平臺地方館建設,上線產品近400個;搭建監管系統,加強對檢驗檢測機構的有效監管,著力提升檢驗檢測機構的能力和水平,服務農業產業提質增效……大數據為智慧農業發展注入新活力,2017年,我市實現農業增加值147.33億元,其中現代農業占比達36%,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
“我們將繼續以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為核心,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質量年’行動,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動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深化實施質量強市戰略,全面推進都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奮力走出一條百姓富生態美的綠色農業發展新路,不斷為貴州綠色農產品‘泉涌’做出省會貢獻。”市農委有關負責人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