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發展飛速,但目前我國特種肥料的市場占有率仍不足5%,質量也難以滿足農民需求。下一步,特種肥料產業該如何提高競爭力?又該如何做好產品創新?6月14-15日,2018CNCIC全球特種肥料大會在京召開,與會專家就上述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機遇功能全增長快前景廣動力足
效率的提升是我國農業發展迫在眉睫的需求。“肥料行業的發展與農業發展的形勢是相適應的,目前國家要求質量興農和綠色興農,反映到肥料行業,就是對肥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節水處處長杜森認為,現在大多數農民和企業,都已經認識到了過量施肥的不良后果,土壤板結、環境污染,不僅農民對作物產量不滿意,消費者對農產品品質也不滿意。
事實上,不僅是我國,全世界都在尋找一種化肥減量增效的有效方案。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耕地與肥料管理處副處長徐晶瑩說:“全球化肥產業目前面臨著產能過剩、結構不合理、利用率偏低等挑戰,我國也開始從種植業結構調整、糧經飼協調發展等方面入手,實施化肥零增長、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推廣水肥一體化等行動和措施,對科學施肥的方法和途徑進行探索。”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規模經營和產業化經營對土壤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肥的功能也不局限于提高作物產量那么簡單,具有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環境、補充作物中微量元素作用的特種肥料贏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近年來,特種肥料發展空間大,處于快速上升期。據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5月20日,我國特種肥料登記企業數量達4320家,登記產品達15361個。其中,水溶肥料企業數量達2988家,2017年產量達400萬噸,同比增長14%,成為特種肥料中發展*的門類。
目前水溶肥亞太市場占據全球需求量的10%,而我國市場占據亞太市場的50%。“特種肥料的發展與農業發展緊密相關,只有加快特種肥料的快速發展,才能保證農業生產沿著高產、優質的方向發展。”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新型肥料專業委員會主任沈兵認為,未來五年,特種肥料將是我國肥料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