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不少市民在網上吐槽海南的菜價又漲了,有的質疑政府部門不作為,有的罵菜販貪婪,還有的指桑罵槐借此言彼。然而也有些市民指出自己買菜時,菜價并未上漲,反而比以前下降了不少。那么,菜價到底是漲了還是降了?據海南省物價局監測數據顯示:6月26日,10種基本蔬菜平均零售價格為3.13元/斤,較5月26日和4月26日分別上漲11.39%、17.67%。
為何針對菜價上漲問題,不同的市民有截然不同的感受?究竟是有人故意說謊擾亂視聽,還是有人進了“假的菜市場”?我相信答案都是否定的。其實,這看似矛盾對立的情況,卻是客觀存在的,原因也很簡單:有的市民買的是政府提供的平價菜,而有的市民買的則是按市場價格銷售的蔬菜,二者存在較大價差,有的菜市場蔬菜價格是平價菜的2.5倍。倘若一些市民家附近有平價菜供應點,那么其對蔬菜價格上漲的感覺就不明顯;而那些長期以市場價購買蔬菜的市民,則對蔬菜價格上漲比較敏感。
輿論場上針對菜價上漲問題出現對立現象十分可喜,也值得深思。可喜之處在于,政府平價菜確確實實發揮出了應有的作用,使不少居民在蔬菜價格大幅增長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吃到價格便宜的蔬菜。值得深思之處在于,并不是所有的市民都享受到了這一福利,如何才能讓更多市民感受到來自政府的關懷?畢竟解決菜價高問題不能單靠政府出錢補貼,這不僅不能從系統上解決菜價問題,還會造成不公平現象。相關部門要從更深層次去思考,如何促進市場上的有效競爭,從源頭上系統解決蔬菜價格過高的問題。
物價波動是市場經濟下的正常現象,但為何海南菜價上漲每每引發百姓關注?一方面,“菜籃子”關乎“錢袋子”,菜價是直接影響百姓生活質量的民生問題;另一方面,百姓在海南菜價與外地菜價、市場銷價和田頭采購價的對比過程中,容易形成心理落差,從而產生不滿情緒。此外,政府部門的統計結果與百姓的直觀感受存在較大差異,容易引發爭議。受平價菜供應和被監測市場、蔬菜種類的樣本數量及分布情況等影響,相關部門監測到的蔬菜平均零售價格并不能*地反映市場價格,可能監測的幾種蔬菜價格并沒有出現較大起伏,而別的蔬菜價格卻大幅上漲;也有可能監測的幾個市場蔬菜價格漲幅較小,而超市或別的菜市場價格漲幅較大……
群眾越是關心的問題,政府部門越是要用心做好。如果老百姓普遍反映菜價大幅上漲,而我們的監測數據卻仍覺得各市縣基本蔬菜品種平均零售價格均未超出目標調控范圍,只能說明我們的市場監測預警機制,遠不及百姓的直觀感受“敏感”,只能說明我們穩定菜價、疏導民意的工作做得還不夠好。針對網上關于菜價問題的輿情,相關部門要積極、謹慎地應對,既要耐心做好解釋工作,也要采取實打實的舉措來平抑菜價。
從長遠來看,相關部門只有把市場上的菜價波動當作觀察民生的“晴雨表”,并建立起比百姓感受更“敏感”的市場監測預警和調節機制,才能在菜價漲幅突破百姓可承受的心理預期前,迅速平抑菜價,保障民生。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