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走進長嶺,一片片田野鋪展大地,一棚棚蔬菜青翠碧綠,一座座新宅錯落有致,一條條道路四通八達……嶺上大地,處處生機勃勃,活力彰顯,好一派產業興旺、和諧繁榮、物阜民康的喜人景象。
近年來,長嶺縣綠色農業發展緊緊圍繞*扶貧、*脫貧這個大局,聚焦持續增加農民收入這個核心,突出富民產業培育這個重點,進一步發揮資源特色優勢,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積極發展綠色農業基地建設,按照“穩糧、擴經、提質、增效”的原則,積極引導農民科學調整種植結構,著力打造產業突出、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長嶺無公害馬鈴薯示范基地、長嶺有機谷子示范基地、長嶺無公害西蘭花示范基地、長嶺綠色肉牛養殖示范基地、長嶺“吉松嶺”有機雜糧示范基地等十五大綠色農業基地,走出一條具有長嶺地域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布局——打造綠色循環農業“新樣本”
走進長嶺縣“吉松嶺”有機雜糧示范基地,基地負責人徐興庫一邊帶領記者參觀,一邊向大家娓娓道來他的發展理念,“我們‘吉松嶺’前期主要經營谷類、高粱、大黃米的加工以及豆類與農副產品精包裝、銷售等,年加工能力在3萬噸以上。大家現在看到是生物菌有機肥生產線,年可生產10萬噸生物菌有機肥。我們接下來再去參觀的是后期成立的養殖、種植合作社,每年養殖合作社蛋雞數量在15萬只。這樣一來,我們自己生產的糧食作物,一部分可以賣,一部分用來生產有機肥,生產的有機肥一部分銷售,一部分用來養殖蛋雞,蛋雞產出的雞蛋用于銷售,回收的雞糞作為肥料用于種植農作物。”一條“綠色有機基地種植+全程機械化作業+智能化蛋雞養殖+谷物蛋雞飼料生產+有機肥生產+食品公司加工包裝線上線下銷售”的可持續循環發展模式完整地呈現在眼前未來三年,“吉松嶺”公司計劃投資2.3億元建設“吉松嶺現代農業觀光田園綜合體項目”,計劃在長嶺縣建設采摘觀光棚、溫泉家庭式別墅賓館、農田觀光點、采摘果園等,此項目可帶動長嶺縣的農業、畜牧業、旅游觀光業等經濟發展,也可帶動當地的貧困戶脫貧。
近幾年,長嶺縣發展循環農業,改善農業生態大環境。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以資源利用節約化、生產過程清潔化、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生產和生活的無害化為主線,以高效產業為主導,以規模基地建設為基礎,以農村沼氣和加工企業為紐帶,以現代農業科學生產技術為支撐,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拓寬農業發展領域,*限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引導、推動廣大農業生產主體積極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生產方式,主動參與和投入發展循環農業。
融合——培育全產業鏈綠色生態“新魅力”
長嶺縣眾起無公害棚膜西紅柿示范基地的一幢幢鋼架結構標準化陽光大棚格外引人注目。“農產品越讓人放心,越能賣出高價。”基地負責人車恩榮深諳此道,在“有機、綠色、無公害”上下足了功夫。
長嶺縣發展高效綠色生態農業按照“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農業發展理念,以綠色消費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核心,立足縣內的科技、人才、資源優勢和經濟社會優勢,因地制宜、突出產業特色、創新管理體制和機制,使農業資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加強品牌建設,培育打造農業知名品牌、文化品牌和綠色品牌,創立優質農產品*產業鏈,綠色有機農業已成為長嶺優勢產業的一張“*”。綠色農業的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綠色農業基地產業發展,促進了農產品加工業和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據統計,長嶺縣的農產品加工業占整個農業企業的1/3以上,促進了綠色觀光、休閑農業的快速發展,綠色觀光、農家樂、園藝采摘、賞花、休閑垂釣等都得到了較快發展,長嶺已出現多家蔬菜、葡萄、草莓等采摘觀光園,每年吸引了大批城鎮居民前去采摘游覽,帶動了當地餐飲等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扶持——政策照亮農業發展光明“新前景”
初夏時節,走進長嶺德百興西蘭花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大棚,到處都是一派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只見一個個蔬菜大棚排列整齊、頗具氣勢。推開大棚門,一股熱浪迎面撲來,一株株青翠欲滴的小苗正在努力地向上生長。“基地被評選為綠色基地后,多虧市縣兩級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幫助,解決了資金和抗旱灌溉配套設施問題。”基地負責人劉巖說道。
近幾年,長嶺縣突出加大對產業龍頭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優化企業發展環境,鼓勵企業擴大再生產。
建立重點企業保護制度,每個企業由一名縣級主要領導掛點聯系,幫助和指導企業發展,杜*企業的“三亂”行為,確保企業正常生產。2018年,縣委、縣政府全力提高綠色農業生產實力。大力推進制度創新,完善有利于綠色農業發展的政策和法律體系,增加對農業的財政投入,推動農村金融市場化改革,建立綠色農業推進組織。在制定政府產業政策時,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充分發揮資源、區域優勢和區域特色,做到綠色農業產業合理布局。一方面,通過政府補貼以及設立綠色農業發展基金的方式,給予從事綠色農業開發的企業和個人補償;另一方面,政府和相關部門充分發揮作用,在技術推廣、綠色認證和開拓綠色市場方面給予幫助和輔導,使綠色農業經濟發展具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和較強的操作性。各相關部門全力配合,不斷加大綠色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為發展綠色農業經濟提供基礎設施保障,同時加強綠色農業環境管理,為綠色農業經濟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如今,放眼長嶺廣袤大地,一個個宜居生態村莊躍入眼簾,一個個承載著希望與幸福的“綠色夢想”如彩練般在山水間延伸,一個個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農業項目落地生根……一幅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綠色畫卷,正在長嶺大地上徐徐展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