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市場與經濟信息司發布了2018年5月大宗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月報(下稱月報)。
月報顯示,稻米進入季節性消費淡季,加工企業開機率持續下降,國儲稻及地方儲備稻拍賣持續進行,市場購銷清淡,國內稻米價格持續下跌。預計,近期國內稻米價格仍將弱勢運行;印尼和菲律賓新增采購需求推動國際米價繼續上漲。預計,國際米價將繼續維持震蕩格局。
全國新麥收獲陸續展開,由于南方部分地區小麥品質不及預期,市場整體收購心態較為謹慎,預計新麥價格低開后將溫和回升。同時,國內陳麥糧源已經不多,價格繼續下跌的可能性較小。由于俄羅斯、歐盟等主產國小麥面臨減產,預計后期國際小麥價格將受主產區天氣狀況影響而震蕩上行。
臨儲玉米拍賣活躍,有效增加市場糧源供應,玉米價格有所回落。但受玉米種植成本、租地費用、物流成本均上漲等因素支撐,預計后期國內玉米價格下跌空間不大。美國新玉米種植面積預期低于上年。預計后期國際玉米價格將隨主要玉米主產國天氣的變化震蕩運行。
隨著國產大豆繼續消化,產區大豆價格將整體受到支撐,但由于需求相對有限,預計價格仍將以穩為主。國際方面,美豆進入天氣市階段,近期美國大豆產區天氣偏干熱,5月19日中美經貿聯合聲明發布后,市場預計中國將逐步采購美豆。預計短期內國際大豆價格難以下跌,仍將保持震蕩。
儲備棉投放充足,年度供需格局寬松,但紡織企業訂單良好對棉價形成支撐,預計短期內國內棉價將震蕩上行。新年度全球棉花供應偏緊,天氣不利因素支撐國際棉價堅挺。
國內油菜進入收獲期,局部地區新菜籽零星上市,油菜籽市場價格總體穩定;花生市場下游需求延續弱勢,價格繼續下跌。受傳統消費淡季以及市場供應整體寬松影響,國內油脂價格普遍下行。短期內,受國內新菜籽上市緩慢、供應總體偏緊影響,油菜籽價格有望穩中有漲;國內外油脂市場受全球貿易形勢、主要國家貿易政策以及原油價格走勢影響較大,價格仍以震蕩為主。
國內外糖價均小幅下跌,價差縮小,1~4月食糖進口同比減少。受國內外食糖產量增加、供給寬松、國內市場主體信心不足等因素影響,后期國內食糖價格下行壓力較大。
豬肉供給過剩局面有所改善,生豬價格在連續18 周下跌后,于5月第4周開始止跌反彈,帶動豬肉價格回升。生豬價格和玉米價格均下跌,豬價跌幅較大,5月份豬糧比價較上月下降0.12個點,為5.18:1。美國豬肉價格回升,歐盟豬肉價格連續兩個月下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