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貿易戰的陰霾之下,美國大豆價格連續暴跌。當初進入WTO中國允許大量進口大豆,并允許其對外依存度增長到近90%,本身就因為大豆*終并非不可替代。在當前環境下,隨著美國大豆的“離去”,將創造出更多前所未有的市場機會。6月26日中國國務院宣布,將下調部分亞太國家的大豆進口關稅,并公布了其他關稅下調的產品清單。
中國自7月1日起將印度、韓國、孟加拉國、老撾和斯里蘭卡大豆進口關稅稅率從3%調降至零。今年以來,中國一直在加大努力提振今年的大豆產量,此外,中國還從巴西和俄羅斯等國進口大豆,力圖增加大豆進口來源,這份清單還包括化學品、農產品、醫療用品、服裝、鋼鐵和鋁制品,這些產品分別獲得不同程度的關稅稅率下調。
此前,受美國發起的關稅政策影響,中國本月中旬宣布,將對美國進口大豆征收25%的關稅,以反擊美方對價值5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關稅。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辦公室當時在聲明中還稱,中方注意到,美方發表聲明稱,如果中國采取報復性措施,美國將繼續追加額外關稅。對此,中國將保留采取相應措施的權利。
不過,有市場人士表示,印度、韓國、孟加拉國、老撾和斯里蘭卡并非全球主要的大豆供應國,也不是中國進口大豆的主要來源國。中信期貨分析師陳靜表示,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面對目前形勢,我國也有相應地采取行動來應對可能帶來的進口大豆及其農產品供應不足的問題。一方面,通過鼓勵國內東北、華北地區大豆種植,借助玉米、大豆差異化補貼的模式來實現。
另一方面,陳靜表示,通過開發與發掘非美國家大豆及農產品方式來應對問題。不過,印度大豆去年產量為950萬噸,且80%為國內壓榨消費,對解決四季度進口大豆可能短缺的問題影響比較有限,其他幾個國家亦是如此,大豆產量均不高。
不過,市場人士表示,雖然如此,但我們認為這是比較好的開始,隨著貿易戰的展開,對于別的非美國家大豆,我們都可以采取同樣敞開方式來保障國內大豆四季度的供應。此前經我們研究與測算,后期隨著25%征稅落地,美國進口大豆短缺部分,可以由非美國家大豆+豆粕替代品、豆油替代品+下調飼料豆粕占比等方法,來滿足國內對大豆方面的消費需求。
據了解,常規而言,中國進口大豆的三大來源國是巴西、美國和阿根廷。其中,去年有5093萬噸大豆來自巴西,占了中國大豆總進口量的53.3%。美國大豆的比例為34.4%,為2006年以來*占比,對華出口大豆價值120億美元。
受中美貿易爭端升級影響,CBOT大豆期貨主力合約周一大跌20美分,觸及2016年3月來近月合約*收位。中投元邦投研經理謝義欽表示,美國大豆的價格走勢已經反映了絕大部分的貿易戰預期了,所以*后貿易戰真打,美國大豆的價格可能反而會漲,預計等7月6日后,國內豆粕價格應該漲到3250-3350元/噸,豆油應該上漲至5750-5950元/噸。
伴隨著貿易摩擦持續升級,中國正加大進口來自巴西和俄羅斯等國的大豆,力圖多元化大豆的進口來源。據美國農業部公布數據顯示,中國進口的美國大豆出現減少態勢。美國農業部上周公布的報告顯示,2017/2018年度迄今,美國對華大豆出口銷售總量同比減少20.4%。
截止到6月14日,裝船量為2728.1萬噸,低于上年同期的3429.5萬噸;美國對華大豆銷售總量(已經裝船和尚未裝船的銷售量)為2861.2萬噸,同比減少20.4%。隨著貿易戰開打,有其它國家跟進提高關稅,印度商務部將對各品種蘋果、杏仁、鷹嘴豆、扁豆、胡桃以及豐年蝦等產品課征較高進口關稅,這些產品多數自美國進口。業內人士表示,這對美國農產品期貨的價格形成壓制。
當前美豆已經基本播種完畢,種植面積報告將指引往后豆價的走向,但即便使利多消息也只是確定美豆階段性底部位置,當前貿易戰消息仍主導行情,即便天氣出現問題。業內人士表示,美國大豆在貿易戰的陰云之下,預計會以區間震蕩為主,難有上漲的基礎。
此外,近期美國大豆出口商會中國區首席代表張小平對外界表示,如果貿易糾紛不能及時解決的話,預計2018年美國大豆對華出口將減少百分之二十(基于2017年中國進口3600萬噸美國大豆的歷史記錄)。商會呼吁美國政府盡快尋找有效途徑解決貿易糾紛,目前的貿易糾紛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美國農民的生活。
新的關稅將于7月6日生效,中國于4月2日對多數的美國豬肉產品加征了25%的關稅,同時對眾多水果和堅果征收了15%的關稅,目的是應對美國針對中國鋼材和鋁產品的關稅策略。與此同時,近期中國政府再將美國豬肉和水果兩個類目的產品加入了即將于7月6日生效的第二輪加征關稅的產品行列。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還沒有其他任何美國產品被連續兩次加征關稅。此舉嚴重打擊美國豬肉需求,豬肉價格下跌,使豬肉與美豆比價繼續處于歷史低位區間震蕩,由于征收關稅對于美國豬肉屬于重大利空,豬豆比價何時擺脫底部震蕩狀態仍維持觀察貿易戰情況。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