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重慶市巫山縣銅鼓鎮雙廟村一調查地塊旁,來自國家統計局巫山調查隊的技術人員正在安裝調試新型無人機。隨著螺旋槳、電池一一安裝完畢,攝像機安裝調試結束,遙感飛行路徑加載完成,無人機一沖上天,按照設定的飛行路線進行飛行和拍照。十分鐘后,無人機完成作業自動回到出發點。
這是國家統計局巫山調查隊正在開展的農作物遙感測量工作,這也是巫山縣*使用無人機開展統計調查工作。下一步,該隊將到巫山縣的曲尺、銅鼓、篤坪、官陽等11個鄉鎮的12個村,36個樣方開展此項工作。
據了解,無人機農作物遙感測量就是無人機通過衛星定位引導自動拍攝需監測地塊的高清航拍影像,工作人員再利用專用軟件進行圖像拼接、裁剪、地塊勾畫、地物信息解譯等一系列后期處理,獲取特定范圍內農作物的種植面積、種植結構、作物單產、種植變化等情況。為*繪制樣方地圖,區分農作物分布打下基礎,進而為專業人員通過實地核對、丈量、填表提供參考,為準確計算農作物種植面積提供保障。
國家統計局巫山調查隊負責人介紹,今年,該隊將認真做好秋冬播和春播面積調查,做到調查地塊不重不漏,填報信息準確無誤,圖表填寫、地物和圖紙拍攝照片等要規范完整。扎實開展實割實測,在糧食作物收割前,調查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對實測作物(小麥、水稻、玉米)逐塊踏田估產和實割實測,對其他糧食作物進行入戶調查;嚴格執行小樣本放樣制度,確保源頭數據質量。到現場采集每個地塊的數據,做到每一個步驟、每一個階段、每一個調查環節都要有翔實的原始記錄,每一個調查結果都要有原始數據支撐、經得起推敲和檢查,從源頭上嚴把數據質量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