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小米、美團等互聯網經濟企業蜂擁上市,互聯網投資整體出現了估值較高的情況,未來相關企業發展不確定因素也比較多。股權投資需要更重視什么行業?
廣東省政府以及其旗下投資機構成立的部分新基金,給予了投資者一個新的啟示,從振興鄉村經濟和農業供給側改革入手,也引入了部分農業龍頭上市公司作為合作方。
6月26日,廣州鄉村振興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揭牌,增城鄉村振興基金正式成立,基金總規模50億元,首期5億元。增城鄉村振興基金,作為廣州首只鄉村振興基金,統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計劃,同時結合增城區實踐經驗,設立的總規模50億元的產業基金。
在投向方面,廣州鄉村振興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將緊扣新興產業,重點關注鄉村振興產業相關項目,包括:智能化、現代生態有機農業、都市農業、農產品深加工和副產品綜合利用,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項目;農村金融和農業大數據服務平臺建設項目;鄉村文旅、農業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及現代農業產業園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圍繞鄉村振興重大產業進行土地流轉和儲備整理等相關工作。
增城鄉村振興基金籌建團隊負責人毛杰表示,增城鄉村振興產業基金的籌建、運營和發展,將堅持重點面向增城,充分發揮公司制基金鏈接資本市場的能力和風險管理的能力,嚴格遴選符合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的規模化程度高、產業成熟度高的優質企業,全方位導流資源,協助企業做強做優,通過“政府+企業+資本”三駕馬車助力鄉村振興。
除了鄉村振興以外,抓緊農業供給側改革機會,也是政府主導的基金投資選擇之一;廣東省政府主導的基金這次跟農業龍頭上市公司有新的合作。
2018年6月23日,廣州金交會期間,廣東恒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恒建控股”)董事、黨委副書記王維接受包括*財經在內媒體采訪時表示,去年9月,廣東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方案,恒健控股受領省委省政府交辦的任務,組建、運營和管理農業基金。農業基金創新財政投入機制,旨在安排一定的財政資金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三農”領域,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省級財政安排資金100億元作為資本金增資恒健控股,恒健控股將增資全額用于發起設立廣東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
其中,2017年安排首期資金30億元,2019年底前全額到位。恒健控股出資按1:2的*比例吸引社會投資人,通過直接進行股權投資及組成行業子基金和地市子基金的方式,撬動社會資本200億元以上,力爭使資金規模放大達3倍,爭取形成總規模約400億元的廣東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基金也引入全國性行業龍頭企業新希望和溫氏股份作為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東。
新希望稱,2017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指出要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農業政策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給國內農牧業帶來了好的發展機遇。
溫氏股份表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供給側改革更多的從環保和生產效率等方面進行著手,有利于大型品牌養殖企業布局。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