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農業局種子管理站在北京、天津兩處基地舉辦了京津冀小黑麥新品種篩選和示范觀摩會,來自京津冀各區縣種子管理站、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育種單位的40名代表就小黑麥新品種的抗寒性、抗病性、節水性等進行了品種評價,為新品種在京津冀的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持。
記者了解到,為促進京津冀綠色農業發展,今年來,北京市農業局種子管理站以新型優勢作物小黑麥為切入點,實施了“京津冀小黑麥新品種篩選與示范”項目,引進了小黑麥新品種在京津冀地區開展多點品種篩選試驗,目前全部示范面積共240畝,示范品種3個。
北京市農業局種子管理站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冬季京津冀地區氣溫持續偏低,冬季無有效降水,今年4月上旬又出現倒春寒,對小麥的生長不利,但從現場田間表現看,小黑麥抗逆能力強,經過冬季低溫干旱和倒春寒的惡劣天氣影響,植株生長依然旺盛,平均株高達到1.8米左右。目前,小黑麥生長期處于營養物質*期,按照目前市場收購價計算,種植小黑麥的畝收益能達到1800元左右。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孟凡華介紹,小黑麥還能解決冬季農田裸露問題,在長達9個月的生育期內可以覆蓋土壤,減少水土流失,避免沙土飛揚,保護了農業生態環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