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鳳形山村依傍寧國西津大河,離寧國城區三華里。抓住改革開放的有利時機,鳳形山村努力發展經濟,至今已是遠近聞名的小康村。
在改革發展的大潮中,鳳形山村人發揚了“開放包容、敢為人先、艱苦創業”的精神,走自己的路,建自己的家園,使原先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小山莊轉變成農、工、商融為一體、生活設施完備的美麗莊園。
如今,寬闊的西津河上架起了四座橋,把東西兩岸連在一起,村民不用擔心潮起潮落,涉水過河。村子南北部有公交車通行,交通方便。村民們擁有轎車600余輛,占全村754戶的79.8%。14個村民組除20余戶住在原平房外,98%居民住上了樓房,其中50%住有別墅。此外,家家自來水通到戶,煤氣到戶,既方便又干凈;戶戶(人人)有手機,天涯海角家人不管在哪里,都能通話;家家有電視,大人小孩不出門就能知曉天下事。
鳳形山村境內有成峰、春蕾兩所幼兒園和上規模的津北小學,孩子從牙牙學語到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再到上高中、上大學,村里的孩子應學即學。
40年前,村民人均收入300元左右,2017年年報為15500元,增長51.6倍。2017年,鳳形山村實行了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革,當年得到分紅,按入股金額多少分配,多的人均400元,*少的也有200元。
鳳形山村依山傍水,樹木蔥蘢,歷來是寧國十大鄉村景點之一。如今,高樓林立、街道整齊、鄉風文明、團結和睦、愛國守法、人氣興旺,鳳形山村物質文明達到強起來的目標,全村更是呈現出新景象。
境內有西津、濱河兩大公園和待建的牛頭山公園,還有籃球場、網球場、乒乓球室,以及健身房、廣場舞、棋牌室等休閑娛樂場所。一到太陽下山,村民從四面八方涌入廣場、休閑場所,有的跳舞,有的打球,有的做體操,還有的打牌下棋,不亦樂乎,一直到興盡而歸,一派欣欣向榮的歡樂景象。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