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種糧食、種菜的農業大棚,但在一些不法開發者的運作下,竟搖身一變成休閑居住的“私家農莊”“大棚別墅”。
近日,京津冀地區全面開展“大棚房”專項整治。但“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嚴查之下,一些網絡信息平臺仍在發布“大棚房”租售信息,一些地方繼續悄悄開發、銷售“大棚房”。
天津查出1800余個“大棚房”,北京兩名“廳官”被處分。
近日,新華社“新華視點”欄目播發稿件《農業大棚里為何“種別墅”?——天津部分地方建設銷售“大棚房”調查》。報道發出后,天津迅速在全市范圍內全面啟動“大棚房”清查整治專項行動,已查出多輪整治下尚未發現的“大棚房”1800余個,涉及違法占地面積共計1300余畝。
在河北,國家土地督察北京局赴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實地督導“大棚房”清理整改工作。大廠回族自治縣組織相關部門對“玫瑰莊園”“百合谷”兩處以設施農業為名違規建設銷售的“大棚房”實施了集中拆除,并對騙取農業補貼等問題開展核查。
在北京,市規劃國土委對全市范圍內所有農業大棚類項目進行全面篩查,要求各分局逐項目逐棚進行拉網式排查,做到入園入棚、一棚一檔,拍照取證、簽字備查。北京市規劃國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6月24日,各區排查中發現違法數140宗4484棟,已完成整改29宗1344棟。
同時,北京市區兩級紀委監委啟動對昌平區“六合成”觀光園違建“大棚房”問題的責任追究,對5個黨組織和20名相關責任人問責,被處分的干部中涉及局級干部2人、處級干部11人。
仍有網絡平臺發布信息,少數企業頂風銷售。
不法開發商和房主多在網絡平臺發布“大棚房”廣告。記者調查發現,盡管有網絡信息平臺被約談,但仍有一些平臺發布相關信息。
據悉,去年8月,北京市相關部門聯合約談多家網站,要求不得發布“大棚房”信息廣告。但記者日前在多家網站搜索“北京私人農莊”“天津農家院”等關鍵詞,仍發現“拎包入住,天津農家院650平米出售送家電”“農家院土地600平米超低,急用錢”“離北京近的一個農家院,離塵不離城”等信息,并配有圖片。
記者打電話發現,這些信息中有的是個人為轉讓出售發布的,有的是房屋中介發布的,有的則是從事“大棚房”銷售的“專業團隊”發布的。
此外,記者發現,嚴查之下,一些企業仍然違法、違規開發銷售“大棚房”。記者25日來到位于京津冀三省市交界地帶的一處“大棚房”銷售處。這里距離北京、天津、廊坊等主城區僅幾十公里,交通非常便利。
該項目售樓處設在距離項目幾公里遠的地方。銷售人員介紹,這個項目約有305套,目前已經售出170多套,購買者以城市居民為主。平均每套面積約550平方米,有的屋頂*達4.3米。
記者看到,這個“大棚房”園區門口赫然豎立著國土部門關于治理“大棚房”的公告。這位銷售人員說,過去農民種地掙不到錢,搞這種“大棚房”農民甚至村集體都可以獲益。只要在大棚內象征性地種一些蔬菜、瓜果即可。
這位銷售人員介紹,目前,京津冀地區對“大棚房”進行整改,但此處項目并未受到影響。大棚內只要使用木質結構、復合材料等取代混凝土、紅磚,就可以繼續建設。
屢禁不止的“頑疾”如何根治?
據悉,北京市將于7月底前摸清底數,完成排查清理整治工作,11月底前完成檢查驗收備案。天津要求6月底前將“大棚房”全部“清零”。河北發布《河北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徹底清理整治“大棚房”的公告》,已全面啟動清理整治“大棚房”工作。
近年來,北京、天津、河北曾多次對“大棚房”進行整頓和拆除,為何屢禁不止?
基層執法人員表示,主要在于背后的利益驅動:開發者以較少的投入,通過改變大棚用途就能夠“坐地生金”;購買者以較低的價格就能夠擁有一片土地,稍加裝修就可以滿足城里人的“田園夢”,于是樂見其成。
相關問題的監管不力。由于農民能從“大棚房”獲得收益,有的村干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此外,“大棚房”表面有一層覆膜,僅從外面無法發現藏在其中的違建,國土執法很難通過衛星拍攝等方式發現。
天津部分涉農區干部認為,地方政府要切實落實主體責任,加大對失職瀆職人員的追責力度,從源頭上鏟除“大棚房”形成的土壤。同時,要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嚴格落實監管責任,彌補管理漏洞,加強國土執法力度。
北京市規劃國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規劃國土委已會同市農委與市網信辦研究建立“大棚房”等違法建設項目的信息日常管控機制。
一些基層干部還提出,要充分利用好拆除后的土地。天津武清等地拆除“大棚房”后,將土地復墾作為重點工作。目前,已經安排種苗、土肥、蔬菜栽培等農技部門提供技術支持。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