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枝頭,湖南省南縣青樹嘴鎮百合村農戶曾國家穿上水褲下了田,“嘩啦啦……”伴隨著水花的聲響,蝦籠被扯出水面,里面滿是活蹦亂跳的小龍蝦。
緊接著,曾國家將撈上來的小龍蝦裝好,運往臨近的收購點。收上來的70斤小龍蝦全部賣出,曾國家笑得合不攏嘴。
“小龍蝦剛上市的時候價格比較高,*多的*我掙了3600元。”63歲的曾國家告訴記者,今年小龍蝦上市以來,他已經掙了四五萬塊錢。家里曾有7萬多元欠賬,自從4年前養起小龍蝦,每年都有余錢還賬。去年底,他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近年來,在南縣青樹嘴鎮、三仙湖鎮等地,養殖小龍蝦成為脫貧致富的“紅火產業”。當地采用“稻蝦共養”產業模式,產值由原來的每畝1000元提高到五六千元。
三仙湖鎮黨委書記游濤說,近年來,三仙湖鎮把綠色扶貧模式作為重中之重,大力推廣稻蝦共生模式,每戶每年平均增收約2萬元。而在青樹嘴鎮,稻蝦共生水田面積有4.6萬畝,小龍蝦年產值達1.2億元,稻米年產值1800萬元,帶動就業人數達2.51萬人。據青樹嘴鎮鎮長陳志介紹,2016年以來,鎮政府每年對享受產業扶貧政策的貧困戶提供每人每畝800元的幫扶補助,帶動了188戶、512人成功脫貧。
養殖小龍蝦給當地人帶來的不僅是豐厚的經濟回報,還有“養生態蝦、種綠色稻”的先進理念。
“養殖小龍蝦,意味著稻田里不能灑農藥、不用除草劑,稻谷、小龍蝦都是綠色農產品。”三仙湖鎮咸嘉垸村黨總支書記陳培慶說,小龍蝦養殖過程中要脫殼10多次,殼和排泄物是禾苗生長的天然有機肥料,避免了使用化肥;另一方面,田里的害蟲都是小龍蝦的美食,既能除害蟲又提高了稻米質量。
近年來,三仙湖鎮牽線搭橋,當地農戶與湖南金之香米業有限公司成功“聯姻”。企業從農科院引進口感好、味道香的稻米品種,農戶負責種植,企業再統一收購銷售。
“有了技術、不愁銷路,農戶種田養蝦沒有了后顧之憂。”三仙湖鎮鎮長龍治國說,鎮里利用獨特的自然優勢將稻蝦產業做大做強,打品質牌、走特色路,推動產業鏈不斷向縱深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