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南京秸稈炭化成肥料引來風投(圖)
南京秸稈炭化成肥料引來風投(圖)
農業網   時間:2018/7/6 9:00:00  來源:南京日報  閱讀數:436

秸稈

  進入7月,南京市的夏收夏種基本結束,這時卻是六合區勤豐眾成生物質新材料(南京)有限公司*忙碌的時候。這家公司通過將秸稈分離炭化,轉化成生物炭,再生產出炭基肥料返回農田,*終實現秸稈循環利用。該項技術不但入選2017年農業部公布的秸稈綜合利用十大模式,在全國推廣,更引來了上市公司的風投。

  在六合區馬鞍街道的勤豐眾成生物質新材料(南京)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一套秸稈分離炭化系統足有三層樓高,全部由電腦操控。公司負責人李明亮介紹:“這套系統為國內首創,將農作物秸稈在無氧狀態下控溫烘烤,生成生物炭,然后以生物炭為原料開發出各種產品,比如炭肥、土壤改良劑等。”記者獲悉,該系統由南京農業大學潘根興教授團隊提供技術支持和后期產品開發,專利掌握在企業自己手里。

  目前,市場上從事秸稈綜合利用的廠家不少,利用方式也多種多樣。那么,秸稈炭化有何優勢?為什么會成為向全國重點推廣的模式?對此李明亮表示,因為是零污染、零排放,而且產品附加值高。

  據統計,一條生產線每天能消耗42噸秸稈,以稻草為主,生成14噸生物炭,比例在3:1,每年可消耗秸稈1萬多噸。記者了解到,勤豐公司的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連中科院都買去進行土壤改良試驗。去年公司銷售額2000多萬,利潤超過300萬,利潤率達到15%,而一般秸稈綜合利用的企業,利潤率只有5%左右。

  高附加值的產品自然會迎來資本市場的關注,去年11月,上市公司三聚環保向該項目投資3000萬元,并向全國推廣,“半年下來,已經開工的企業有十幾家,在建企業有四十多家。”李明亮說,“當然,這個項目前期投入大,一條生產線就要一千多萬。”

  市農委相關處室負責人表示,因為前期投入大,當前大面積推廣尚有一定難度。如果有投入成本低且產品附加值較高的秸稈處理技術出現,市場前景將更好,目前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正在進行這方面研究。

  根據央視發布的數據,我國每年產生農作物秸稈9億多噸,綜合利用率為82%;南京的數據是每年產生約120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2%以上。據了解,南京市從2014年至今,沒有發現一起秸稈焚燒的衛星監測火點和巡查火點。

  為了扶持引導秸稈綜合利用,南京市市一級每年專項用于秸稈還田、收儲和規模化利用的政府財政補貼資金達到4600萬元,去年一年,省、市、區各級財政的補貼共計超過8000萬元。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秸稈綜合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就地還田,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等“五化”利用模式還需進一步進行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降低綜合利用成本,提高產品附加值,這些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推進。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zw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