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養蠶實踐中,廣西鹿寨縣自主研發的‘自動上簇架’‘梳子式壓繭器’‘標準化蠶房’先后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在提高鮮繭產量質量、減輕勞動強度中發揮很大作用。”鹿寨縣黃冕鎮長生桑蠶飼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黃長生說,這三項技術已在全縣全面推廣應用。
近年來,鹿寨縣在推動蠶桑業高效發展上十分注重發揮科技創新和引領作用,累計整合各類涉農資金超過2500萬元,推廣應用“兩新”(新品種、新技術)實施低產桑園品種改良。該鎮先后實施自治區“100萬畝桑蠶優質高產綜合配套技術”項目、柳州市“萬畝桑園科技示范園”項目,創建自治區園藝作物標準園“鹿寨縣萬畝現代蠶業示范區”、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鹿寨縣黃冕現代桑蠶業示范區等,引導和扶持農民改擴種高產優質嫁接桑。經過幾年來對低產桑園的改造,累計改擴種農桑14號、強桑1號等優質嫁接桑品種超過5萬畝,占全鎮桑園總面積的90%。而全縣嫁接桑種植占桑園總面積達51%。
同時,引導當地農民積極探索創新養蠶技術,自制具有水洗、火烤、太陽暴曬不變形的木質方格簇,由過去用人工給蠶蟲上簇花向蠶蟲自動上方格簇轉變,提高效率3倍,減輕勞動強度80%以上,蠶繭質量顯著提高。此外還發明了省力化軌道喂養、省力化采繭器、標準化蠶房等新技術,其中平板式采繭器取繭比人工摘繭提高了15至30倍的效率,省力化軌道喂養技術達到了節地、省力、增加蠶蟲飼養量的良好效果,標準化蠶房安裝水簾空調解決了蠶房溫濕度的問題,讓養蠶戶增加養蠶批數,提高了蠶繭產量和質量。
對建成養蠶大棚、安裝水簾空調和省力化軌道的標準化蠶房,該縣按每平方米300元的標準給予扶持。這一政策實施以來,僅黃冕鎮就累計建成標準化蠶房2萬平方米。目前,全縣農民廣泛應用了養蠶新技術,其中自動上簇技術應用率高達*,提高了養蠶效率;小蠶共育達95%,確保了普通農戶養蠶獲得成功。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