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湖南長沙鄉賢讓“墊底村”蝶變(圖)
湖南長沙鄉賢讓“墊底村”蝶變(圖)
農業網   時間:2018/7/6 10:37:00  來源:長沙晚報  閱讀數:457

鄉村振興

  十年前,這里曾是“墊底村”,村民過著“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各種矛盾頻發,村民動不動就上訪;十年后,這里已是“示范村”,如畫的環境讓這里升級為“湖南省美麗村莊建設示范村”,村民們更是爭當新鄉賢,為村里發展出資出力,演繹出一曲和諧動聽的鄉村振興曲……

  環境美了,經濟發展了,民風更淳樸了。行走在湖南望城區茶亭鎮靜慎村,仿佛來到世外桃源,綠樹繁花,路寬燈明,白墻黛瓦點綴其間,走進任意一戶民居,都會迎來一張張熱情洋溢的笑臉,獲得感、幸福感溢于言表。見證了村里蛻變的村民們紛紛表示:“這都搭幫我們的村書記姚羅華!”

  蝶變一 村里成了宜居大公園

  “作為一名黨員,我總覺得人生價值不應該是個人的小成功,應該是為群眾做點實事。”秉承著這樣的初心,2008年,在外經商小有成就的姚羅華開著小車回到村里收拾“爛攤子”,并立下規矩:不要村里一分錢補助。

  “前幾任村支書都沒能改變的現狀,你能改變?是不是傻了?”面對質疑聲,這個“傻支書”姚羅華用行動來回答:他一年之內帶領黨員干部走訪700多戶人家,解決了村里200多起矛盾,發動全村人共同打造美麗鄉村;他一頭扎進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中,一邊多方籌集資金,一邊帶領全村黨員義務投工修路,黃泥巴路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他主持開展村級環境綜合整治,垃圾分類率90%以上;在他的帶領下,黨員村民齊動手,栽種了300多公頃花卉苗木……村里環境大變樣!

  “每家都有庭院、魚塘和菜園,現在大家都說村里比城里舒服多了!”受到感染,村民余維主動將自家臭氣熏天的雞棚拆了,改造成了小型休閑公園,讓過往的人可以小憩。

  蝶變二 生態農業蓬勃發展

  “我要向姚書記學習,幫助更多的貧困戶和殘疾人脫貧致富。”近日,90后姚鵬飛作為預備黨員參加了望城區舉行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活動,激動萬分。姚鵬飛正是姚羅華培育出來的“新鄉賢”之一。

  姚鵬飛的父母是沒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他由奶奶拉扯長大。2014年,為了照顧八十高齡的奶奶和殘疾父母,姚鵬飛辭職回到家鄉。“當時不知道做什么好,后來在姚書記支持下,我嘗試著種植優質水稻和油菜。”

  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的優質稻受到了市場青睞,賣出了十幾元一斤的好價錢,年產值1000多萬元。嘗到了甜頭的姚鵬飛為水稻注冊了“新鄉賢”品牌,聘請村里的貧困戶和殘疾人做事,如今正在擴建加工廠房,準備大展身手。

  為了發展當地經濟,姚羅華帶動培育了不少能夠安心扎根的創業者:85后姚棟帶著妻子回到鄉里,采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圍繞紅薯做文章,如今產值過千萬元;姚新明、李志武等則通過合作社大規模種植生態椒,打響新品牌,產業涵蓋辣椒、紅薯、優質稻、苗木等,觀光農業休閑帶初具雛形。

  蝶變三 人人爭當鄉賢爭做貢獻

  帶領群眾投身新農村建設的黨小組組長姚冬亮,為地方發展、民生事宜奔走呼吁的姚炎喜,返鄉創業、熱心公益事業的姚新明,引導群眾進行垃圾分類的蔣六娥……日前,靜慎村第二屆“*美鄉賢”頒獎典禮在鄉賢廣場舉行,又有6人榮獲“*美鄉賢”稱號。

  “美麗鄉村不僅要外化于形,更要內化于心。”2014年,姚羅華就在村里成立了鄉賢理事會,通過黨員帶頭,形成人人爭當鄉賢、人人爭做貢獻的氛圍。他自己更是*鄉賢,持續幫扶貧困戶十年之久,為重病夫妻張羅資金重建房屋……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至2017年,全村每年義務投工投勞人均2個以上,已建成型的14個組約400戶近2000名村民為村莊建設捐資207萬元,戶均5000元,甚至連10戶五保戶也省吃儉用捐了500至2000元不等,在“鄉賢榜”上留下了名字。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jtt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