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有1.2畝,東部人口密集地區平均不及3分,人均耕地面積只為美國的10%,而耕地資源仍在持續不斷減少。我國土壤受污染嚴重,微量元素流失,而造成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農民在用藥用肥的過程中沒有完善的渠道獲得專業技術指導。
我國農村青壯年很少留村務農,大部分農村務農人群平均年齡在50歲上下,受教育程度低,使用智能手機獲取互聯網上的農業信息比例還不夠高。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產從業人員數仍然占我國農業人數80%以上,短時間內很難改變。
農業是實體經濟,源頭是莊稼地,需要從產業鏈*前端的作物種植上把控,從產地的農業經營技術服務出發,做好管理和服務。產地管理更重要的也是更容易市場化的就是農業的科技化。真正科學的農業技術手段可以在農業各個環節促進效率的提升,比如幫農民優化土壤質量,向其推廣經濟效益好、營養價值高的農作物產品,種植過程中田間實地管理,提高病蟲害防治能力,農產品銷售渠道優化等。按照互聯網的運營思維,如果每個環節上都優化10%,效果將會非常驚人。
美國等農業發達國家,整個農業產業鏈趨于商業性的分工合作。美國的農技服務公司提供從種子、農藥、化肥、灌溉設備,大型機械、金融、服務等連帶技術上門服務,在提供硬性產品的同時,會將植保、預測、防控等軟性服務同時植入。在服務過程中,農技服務企業可以合理收費。
但在我國,農技服務的滲透面臨著很多問題。傳統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普遍缺乏積極性,服務意識不到位,專業知識水平低,缺乏現代化科技設備和工具。農民文化程度較低,對農業技術推廣接受程度差,且居住分散,信息交流非常落后,對現代化種植手段和新型作物缺乏足夠認識。
因此,我國農村發展電商*缺的是人才。如果只靠政府的外力推動,在村子里建點,教給農民一些基本的應用技術,而沒有使農民得到實惠,培訓往往就是走過場。農民*講實際,一旦學有所獲,“獲”能變利,就會增強從業的主動性。像“付老師種植技術團隊”這樣的農技服務項目,如果能不斷優化服務,下沉到田間地頭,真的幫農民有所增收,就有可能開啟付費商業模式——雖然他們目前還沒有這樣做。不管如何,想讓精打細算的農民付費沒有那么簡單。
總的來說,互聯網可以把農業科技知識儲存得更完善,傳播得更高效,提高新一代技師、農戶的學習效率,而不是每一代人都需要自己摸索從零積累。“互聯網+”時代的紅利尚在,誰搶先一步,誰就有優勢占領市場。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