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出席第七次中國—中東歐國家(“16+1”)領導人會晤期間,與保加利亞總理鮑里索夫在索非亞共同為*中國—中東歐國家農業合作示范區揭牌,中東歐*共同見證了揭牌儀式。這意味著中保乃至“16+1”農業合作迎來加速推進和重要機遇期,多雙邊農業務實合作將進一步走向深入。
*“16+1”農業合作示范區的定位與發展目標為“一堡四區”,即中國農業企業與中東歐16國及歐盟農業合作的“橋頭堡”;中國先進農業品種、技術、裝備和管理等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展示區”;國內先進農業產能在歐洲合作的“承接區”;推動中保、中歐、中外農產品貿易和電商物流的“先行區”;農墾體制改革境外先行先試的“試驗區”。未來,示范區將以傳統種植和貿易為基礎,促創新、調結構,大力增加“名、優、特”經濟作物種植構成,發展“種、養、加”全產業鏈農業。
*“16+1”農業合作示范區以天津農墾保加利亞公司作為初期依托,引進、試種并推廣優良品種,種植特色經濟作物,建設溫室大棚,展示先進農機具,同時采取措施促進雙邊農產品貿易與投資,推動農產品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的籌建工作。
該示范區啟動建設一年多來,已有中國農科院、中國國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保加利亞科學院、普羅夫迪夫農業大學,以及華大基因農業集團、天津天世農有限公司、上海光明集團等20多家中保科研機構和企業參與其中。據統計,示范區內累計投資已達6000多萬歐元,為當地創造500多個就業機會,產生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