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合作社爽約企業犯愁 訂單農業為何陷入履約難?
合作社爽約企業犯愁 訂單農業為何陷入履約難?
農業網   時間:2018/7/10 8:51: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399

  今年初,四川省成都市新興糧油有限公司(下稱新興糧油公司)與邛崍市冉義鎮稻香土地合作聯社達成合作意向,簽下一筆4000畝的油菜籽收購訂單。然而,到了收獲季節,公司卻僅收到幾百畝的油菜籽,其余油菜籽被轉賣他人。雙方自愿簽訂的收購合同,為何陷入履約難?這背后有著怎樣的隱情?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企業承諾高于市場價收購,4000畝油菜訂單卻僅收到1/10

  新興糧油公司地處成都市邛崍市高埂鎮,是一家集油菜籽收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大型民營油脂企業,日加工油菜籽能力900噸,年加工油菜籽能力逾28萬噸。作為四川省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今年初,新興糧油公司與邛崍市冉義鎮稻香土地合作聯社達成一筆4000畝的油菜籽訂單。雙方約定,前者以每斤高出市場價0.1元-0.3元的價格收購合作聯社4000畝油菜所產油菜籽。為了保證油菜籽品質,新興糧油要求合作社種植指定油菜品種,并對種子進行一定程度的補貼。

  今年3月,冉義鎮舉辦第三屆油菜花節,新興糧油公司積極參與,在活動場地布置、展臺搭建等方面給予支持,總共支出近60萬元。冉義鎮人大副主席鄭環智表示,油菜花節的舉辦,吸引了大量游客,對當地農民、合作社的增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油菜產業附加值提高是一個很大的促進。

  然而,到了油菜籽收獲的季節,新興糧油公司卻沒有如約收到合作社交來的油菜籽。“按照每畝300斤的產量,4000畝應有600噸油菜籽,但我們總共僅收到幾十噸油菜籽。”公司負責人姜敏杰表示。

  搶種搶收缺人手,無法按企業要求晾曬

  先找市場后組織生產的訂單農業被視為降低農產品市場風險的有效手段。既然拿到了高于市場價的訂單,為何稻香土地合作聯社不按時交貨,反而轉賣他人呢?

  對此,聯合社負責人胡華鵬解釋,這主要是因為合作社面臨搶種搶收,正是*著急的時候,而如果按企業收購標準,就必須找場地進行晾曬,這對動輒幾百畝的合作社來說很難解決。胡華鵬承認,大部分合作社都是在田間地頭收獲后就直接出售了。

  據了解,稻香土地合作聯社由冉義鎮10個村的10個農業合作社投資設立,主要是在農資采購、農業技術、農業市場等領域嘗試抱團,以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并不干涉10個合作社日常的經營管理。10個合作社各負其責,對其所生產的農產品賣不賣、賣給誰擁有自主決策權。

  這樣一來,雖然新興糧油公司與稻香土地合作聯社簽定了訂單合同,卻無法要求聯合社股東單位履行合約,聯合社作為一個松散型的聯合組織,也沒有能力沒有手段要求各合作社履行合約。

  “600噸油菜籽對日加工能力達到900噸的公司來說不算什么,雖然合作社爽約,對公司造成的影響并不大,我們對此也保持寬容的態度,并未追究聯合社的違約責任。”姜敏杰表示,接下來還是會繼續嘗試訂單農業。

  履約率低成制約訂單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訂單農業在穩定農戶收入、促進農業生產標準化等方面具有優勢,是實現農業產業化的重要途徑。有專家表示,我國訂單農業自20世紀80年代起步以來,效果一直不甚理想,處于農戶普遍歡迎和履約率低的矛盾中,違約風險高成為制約訂單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成都市農委相關負責人也表示,訂單農業合同單方面毀約現象相當普遍。如果市場價高于合同價,一部分農民為了獲取更多的收益會毀約;如果市場價格低于合同價,一部分企業為了減少損失也會單方面撕毀合同。而企業感到困惑的是,如果他們不遵守合同約定就會吃官司,而對于農民毀約他們卻束手無策,沒辦法將農民一戶一戶地告上法庭。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郭曉鳴表示,農業訂單生產是市場經濟下的產物,它遵循的是一種公平、雙贏的法則。當前農業訂單生產履約率低個中原因很多,但根本還在于簽約雙方沒有建立一種穩固的相互信任、相互依存、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關系,政府管理部門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約束機制,廣大農民的誠信和法制意識也亟待加強。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mt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