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5日至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應邀訪問保加利亞并在索非亞出席第七次中國-中東歐國家(16+1)領導人會晤。中保兩國領導人就雙邊關系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并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共和國政府聯合公報》。公報指出,“中方歡迎更多符合中國檢驗檢疫標準的保加利亞優質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7日,李克強出席16+1領導人會晤時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共同維護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倡議,強調中國愿繼續擴大進口中東歐國家的肉制品、乳制品、蜂蜜、葡萄酒等優質農產品,滿足中國居民多樣化消費需求。
李克強訪問和會晤期間,海關檢驗檢疫合作取得多項成果,簽署了《中國海關總署與保加利亞農業林業和糧食部關于保加利亞去殼葵花籽輸華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中國海關總署與捷克農業部關于進出口食品安全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中國海關總署與波蘭農業及鄉村發展部關于從波蘭輸入馬的檢疫和衛生要求議定書》《中國海關總署與拉脫維亞食品獸醫局關于拉脫維亞出口觀賞鳥的檢疫和衛生要求議定書》。此外,《中國海關總署與拉脫維亞食品與獸醫局關于進出口食品安全合作諒解備忘錄》也被納入成果清單。
中東歐國家是我國重要的貿易合作伙伴。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東歐地區作為“一帶一路”倡議與歐洲經濟圈對接的重要承接地,迎來了重要發展機遇。據了解,中東歐國家自然稟賦優越,盛產多種特色農產品。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內消費者對優質進口食品農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據不完全測算,目前我國城市居民每日消費食品總量的四分之一為進口食品。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海關總署認真落實中央政策要求,主動加強與中東歐國家在動植物檢疫和食品安全領域的合作,在嚴格風險評估、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加快中東歐國家優質農產品食品檢疫準入,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食品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服務“16+1合作”和“一帶一路”建設。
此次李克強總理訪問的成果,既包括中國海關與捷克、拉脫維亞對口部門建立進出口食品安全合作機制的諒解備忘錄,也包括進口保加利亞去殼葵花籽、波蘭馬匹、拉脫維亞觀賞鳥的檢驗檢疫議定書。建立合作機制將有利于雙方加強信息交換,開展技術合作,共同防范安全風險,促進貿易便利。進口滿足中國海關檢驗檢疫要求的保加利亞去殼葵花籽,有利于增加我國油料加工企業的原料來源,生產出滿足市場需求的高質量植物油。此外,我國馬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目前有馬術俱樂部1472家,馬術愛好者約13萬人,產值在1000億元人民幣左右,對高水平運動馬匹的需求不斷增加。波蘭有優良的馬匹種質資源、育馬體系和傳統,引進波蘭優良種用馬匹對我國馬匹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拉脫維亞觀賞鳥資源豐富,沒有發生我國關注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動物疫情,有關貿易可以很好滿足國內旅游、展覽業快速發展對觀賞鳥的進口需求。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