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解碼電商*扶貧“碭山模式”(圖)
解碼電商*扶貧“碭山模式”(圖)
農業網   時間:2018/7/10 14:15:00  來源:央視網  閱讀數:407

碭山百歲梨樹結出累累碩果

  每年6月底,位于皖蘇魯豫四省七縣(市)交界的安徽省碭山縣就開始忙碌起來。這個擁有百萬人口、百萬畝果園,年產40億斤水果的農業大縣,依托互聯網+,不僅讓碭山的桃“梨”遍天下,成為全國網上農產品銷售*大縣,還走出一條特色的電商*扶貧之路。

  互聯網+,碭山桃“梨”遍天下

  眼下,碭山的各村鎮集市,騎著電動三輪車的果農們爭相將剛采摘下來的黃桃*時間送到電商驛站。送到電商驛站的黃桃將集中送至物流公司轉運中心,經分揀后運至全國各地,到達消費者餐桌。

  “今天共發了三四萬件黃桃、早酥梨,大概260噸左右。”7月7日,碭山申通快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杰興奮地說,從上個月底開始,公司進入一年中*忙碌的季節,36輛大貨車全速運轉,24小時之內,當天運走的黃桃、早酥梨將直達蘇浙滬皖;48小時內運抵北京、山西、陜西等地;72小時到達廣州、深圳。

  衡量一個地方的電商是否發達,看物流就知道了:目前,碭山縣內400多家大小物流公司都已開始快速運轉起來,交警部門不得不加派警力疏導交通。

  “我們明顯感到今年行情發生了變化,去年這個時候,我們物流走的大部分還是黃桃罐頭,今年絕大部分是鮮果;去年,黃桃收購價在一塊錢左右一斤,今年,精品黃桃已經漲到三四塊錢一斤。”曹杰介紹,通過近年來電商的發展,黃桃已經成了“黃金果”。

  “碭山是馳譽中外的'碭山酥梨'原產地,有世界梨都之譽;碭山也是世界三大黃桃主要產區之一,碭山的黃桃既適合市場鮮銷,又適宜加工出口罐頭,以碭山黃桃為原料生產的黃桃罐頭,暢銷歐美、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各國。”碭山縣縣長陶廣宏介紹,碭山借勢互聯網+,得以桃“梨”遍天下--40億斤黃桃、酥梨、蘋果等水果遠銷全國各地;于此同時,碭山大力推進電商扶貧,通過建成并運營村級電商扶貧驛站139個,形成縣鎮村三級電商網絡扶持,幫助貧困村銷售特色農產品,有效帶動貧困人口創業、就業,走上脫貧致富路。

  一村一扶貧驛站,電商帶老鄉奔小康

  2015年起,碭山縣出臺政策積極扶持各鄉鎮村發展電商,探索電商扶貧路徑:不僅為60個貧困村免費建設了電商扶貧驛站,還對其他非貧困村扶貧驛站進行獎補,全縣139個村,村村都有電商扶貧驛站。

  良梨鎮良梨村是碭山酥梨的核心產區。2014年,當地小伙郭鵬偉回鄉創業,加盟專門銷售農產品的電商平臺,打通了酥梨銷售渠道,成功對接了全國25個省的800多個縣市的代理,創業*年就銷售酥梨、梨膏、罐頭等農產品3000多萬元。

  如今,郭鵬偉負責運營良梨村電商扶貧驛站,主打“酥梨核心產區+綠色健康水果”的“梨農公社”品牌,去年賣酥梨鮮果超過100萬斤,價格比過去高了一倍多,帶動村里貧困戶戶均增收3000多元。

  對具備開辦網店條件的貧困戶,碭山縣政府每戶*性給予網絡資費補助800元,另外,還委托電商大戶、扶貧驛站等對其進行培訓。

  良梨村貧困戶樊建波,在扶貧驛站及縣鎮支持下開設網店,通過網上銷售水果、罐頭和梨膏等農產品,一年收入超過20多萬元,不僅脫貧、還致富。

  碭山縣還發動全縣電商企業與種植水果的貧困戶*對接幫扶,以高于市場10%的價格收購貧困戶農產品,幫助其實現銷售和增收。去年,98家電商企業結對幫扶貧困戶2318戶,僅“鮮果時光”一家電商企業就結對*幫扶貧困戶470多戶。

  電商脫貧樹典范,電商脫貧成模式

  7月7日,李娟跟往常一樣躺在床上,聽著手機提示聲,不時用嘴巴含著觸控筆跟網友交流,接單。

  32歲的李娟,患有骨髓空洞癥,全身只有脖子以上部位能動,體重僅有25公斤。全家因為她的重病陷入貧困,也因為她擺脫了貧困。

  李娟用嘴巴含著觸控筆,學會了上網,2016年在熱心電商的幫助下,走上了網上創業賣水果的道路,不僅幫父母將自家滯銷的水果銷售出去,還幫附近鄉親銷售酥梨。

  2017年,她在網上銷售了40萬斤酥梨,榮獲“全國扶貧攻堅奮進獎”。

  “碭山擁有電商平臺21個,電商企業984家,網店和微商2萬多家,帶動10萬多人從事電商物流等相關產業,2016年全縣網上農產品銷售額達31.6億元,2017年突破40億元,成為全國網上農產品銷售*大縣。電商產業的蓬勃發展,給碭山脫貧攻堅工作點亮了一盞明燈、照亮了一條新路。”碭山縣委書記王廣敏介紹,碭山結合自身實際,依托水果產業支撐和農產品電商帶動,把電商*扶貧作為支柱性產業扶貧工程來抓,有效帶動了1.26萬戶、2.51萬人擺脫貧困,走出了一條符合碭山實際的農村電商*扶貧之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yy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