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的*土壤調查,讓貴港大地中沉睡已久的硒資源一夜蘇醒,所產富硒大米身價倍增,產銷兩旺。
2015年以來,得益于技術創新,貴港的綠色養豬業風生水起,糞污的科學利用創造了高于養豬本身的利潤。
近兩年,荷、藕產業與山水景觀聯姻,特色農業嫁接風景名勝,貴港農旅的招牌在廣西區內外越擦越亮。
“貴港有著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優勢、交通區位優勢和自然景觀優勢,關鍵是將這些優勢資源整合利用,轉化為產業優勢和富民優勢。”貴港市市長農融說,打好富硒、科技、生態等特色牌,促進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是貴港市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關鍵所在。
近日,記者走入荷城貴港,穿水稻田、訪養殖場、觀荷塘景,感受貴港緊緊圍繞農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富硒產業、生態養殖和農旅融合的生動實踐。
以硒為綱,潯郁處處聞稻香
瞄準打造“中國農業富硒之都”標靶久久為功,政府與市場兩只手協同發力,上下聯動、內建標準、外拓市場,打出富硒產業特色“組合拳”,在差異化中提升農業競爭力,快速釋放農業高質量發展“硒”紅利
貴港之貴在于:這里是發展農業的天堂,在廣西這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省份,貴港市坐擁潯郁平原,獨占水土豐腴的“一分田”;這里的特色優質農產品眾多,北回歸線穿境而過,光熱資源豐富,無需溫室即可實現農產品全年生產,歷來是廣西“魚米之鄉”;這里有承東啟西、通江達海的內陸大港,作為廣闊市場的交匯之處,貴港直達粵港澳,暢行大西南,聯通東南亞。
然而,直到5年前,貴港農業發展還是多而不優、強卻難富。
2013年,一篇名為《廣西貴港地區富硒土壤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探討》的學術文章,引起了時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危朝安的注意。多年農業農村工作積累的經驗告訴他,這將是貴港市農業發展的重大機遇,立即將文章批轉給了貴港市委市政府。
“貴港土壤硒含量≥0.4×10-6的面積達385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77.05%”。看到上述研究成果,貴港市委市政府領導如獲至寶,貴港農業轉型升級的抓手與突破口找到了!
在貴港市副市長徐育東看來,用好大自然慷慨饋贈的寶貴硒資源,就像是給貴港農業畫龍點睛,讓貴港農業的產品、市場、交通優勢更加充分釋放,為貴港農產品打造了一張富有含金量的亮麗名片。
方向既定,目標引領。“到2022年富硒產業規模超600億元”,貴港從市到區縣,均成立富硒農產品開發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富硒產業開發。
富硒產業關系到貴港農業高質量發展和加速轉型升級,市委和市政府制定了宏觀遠景規劃,明確了得力推進措施,設立了清晰行為邊界。市場主體干不了、干不好、干起來不劃算的,就由政府來承擔。5年時間里,貴港市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組合拳”。
——論證調查、編制規劃、建設園區……一系列產業基礎工程加速上馬,貴港人深知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要讓“富硒”標簽閃光,絕非朝夕之力,必須秉承耐心專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馳而不息打磨。
——制定標準、塑造品牌、開門辦展……一系列產業提升項目落地生根,貴港人深知資源決定產業特色,品牌決定產業強弱,要在富硒市場中后發先至、彎道超車,必須拿出時不我待的爭先干勁,不遺余力打造貴港富硒農產品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產業帶動、利益聯結、共享紅利……一系列惠民政策設計提前布局,貴港人深知人心齊泰山移,要*程度釋放出“硒”紅利,必須讓廣大農民共同參與,把廣大農戶引導到農業現代化進程中來。
“我們投入*、各方鼓掌*多的工作,要數硒資源普查。”貴港市農業局局長馮藝說,從2014年起,貴港市籌措3億元資金進行土壤和農產品采樣、檢測,繪制“富硒地圖”,方便市場主體按圖索驥,發展富硒產業。
政府把富硒的地基打好,把產業發展的四梁八柱架穩、立牢,市場主體雕梁畫棟,各展所長。短短幾年,貴港富硒農產品已呈“井噴”之勢,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種類不斷增多、產值成倍攀升。
2017年,貴港全市參與富硒產業開發的企業已超過60家,創建富硒農產品生產基地88個。今年3月,全市35家企業、41個產品通過廣西自治區富硒農產品認定。
貴港市湛江鎮通達米業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湛江鎮位于富硒土壤保護區,種出的水稻容易通過富硒認證,銷路俏、價格高。”在通達米業的展銷廳里,公司負責人傅云學介紹說。貼有“富硒農產品”防偽認證標簽的“翼王香”精裝米價格為30元/斤,即便是簡單包裝的富硒米,售價也達到了15元/斤,利潤遠超普通米。
富硒品牌的傳播,帶來了商機、提升了價值。在貴港連續3年舉辦的富硒產品展會上,來自國內一線城市和東南亞國家的客商逐年增加,富硒農產品采購簽約額、富硒農業項目投資額一年一個臺階,2017年分別達到15.18億元和36.85億元。
一袋米的成功,帶動了貴港富硒產業規模的擴大和鏈條的拉長,加速了一方百姓的致富進程。目前,貴港富硒大米種植面積超過4萬畝。
此外,富硒茶葉的種植面積也達到了3.7萬畝,富硒百香果、富硒紅橘、富硒雞鴨魚等系列產品也開始嶄露頭角。
發展富硒產業已成為貴港市各類農業生產主體的共同選擇,貴港富硒農產品在市內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也在持續提升。隨著《貴港市富硒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的出臺,富硒產業體系、園區建設、治理體系正在走上快車道。以“硒”為貴的農產品,正順江而下、走出廣西、揚帆出海。
科技助力,養殖增效添新綠
因地制宜推廣清潔養殖技術,首創聚落式樓層生豬養殖模式,大力推行“微生物+”等生態養殖模式化糞為肥,充分發揮示范區和龍頭企業引領帶動作用,把豬養在林中、養在樓上,智能喂養,實現現代養殖業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互促共進
松濤林海間鳥語蟬鳴,銀瀑飛流下清溪蜿蜒。在貴港市港南區亞計山林場,穿行在近4萬畝的天然林中,好似進到一座森林公園,空氣在負氧離子與花草的作用下,清香撲鼻。
如果沒有看到“亞計山生態養殖(核心)示范區”的牌子,決然不會相信這片山清水秀的區域,會是年出欄115萬頭生豬的規模化養殖區。
隨著規模化養殖的發展,畜禽糞污日益成為生態環境的大敵,迫使各地在一定程度上限養、禁養。
“我們的養豬場之所以能實現污染‘零排放’,主要靠集成運用先進技術。”養殖區投資方揚翔集團的董事長黃定壽說,通過校企合作機制,科研團隊推出了一系列創新。
“微生物+高架網床+干清糞”是生態養殖模式的關鍵技術。在養殖區4棟7-9層樓高的現代化樓房豬舍中,豬沒有生活在地面,而是被鋼管和復合材料制成的網床架在空中,糞污無需沖水,就從孔洞中自然掉落至下方排污渠,糞尿分離后被自動機械刮糞板送入發酵車間。
與傳統水沖糞的方式相比,干清糞的辦法除了會大量節水、減少糞污量之外,還能有效降低豬糞含水量,避免氮、磷、鉀元素溶于水而流失,為后續生產高品質有機肥奠定基礎。
收集起來的豬糞,不再簡單地厭氧發酵、好氧處理,而是改用添加益生菌、利用發酵床快速發酵,再通過殺菌烘干、添加輔料、顆粒成型、自動包裝,糞污搖身一變成了一袋袋有機肥。
由于近年來綠色、有機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貴港市場對有機肥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價格一路走高。貴港市土肥站站長李柱添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頭豬出欄前平均能產濕糞600公斤,可加工顆粒有機肥300公斤,除去50元左右的生產成本,按照目前顆粒有機肥1200元/噸的售價計算,從每頭豬的糞便中能挖潛300元以上,在豬價低迷時,這比生豬養殖的利潤還高。
糞污變肥固然好,投入也不小,中小養殖戶往往無力自建有機肥加工設備。對此,貴港市構建了以兩家萬噸有機肥廠為中心、多家規模養殖企業和養殖場為輔助的體系,通過技術服務、豬糞收購等方式,把一家一戶也帶入“養豬-糞污-有機肥”的生態循環。以前糞污是負擔和煩惱,如今卻成為了可以淘金的寶藏。
“在貴港交匯的潯江、郁江、黔江,是珠江上游的重要水系,保障下游水源安全責任重大。”馮藝說,為引導和推動綠色養殖、生態養殖,貴港市出臺了多項優惠政策。
對以“公司+”模式帶動養殖戶開展生態養殖的企業,進行現金獎補;對實現零污水、糞污全量資源化利用的畜禽規模養殖場,暫免征環境保護稅……目前,貴港市已有352家養殖場通過生態養殖場認證,其中86家可以在場內將糞污轉化為有機肥。潯郁大地上,越來越多的養殖戶轉變觀念,加入生態養殖的行列。
實現生態養殖,只是扎實了發展的底板,在規模化養殖效益“天花板”的擠壓下,*程度提升經濟效益水平,是引領與推動養殖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所在。
“依靠規模降成本的時代已經過去,必須轉變觀念,從良種化、智能化、*化中找空間。”貴港市水產畜牧獸醫局局長潘展雄說,貴港市正引導做強品種打牢產業基礎,推動智能喂養挖掘節本增效潛力。
俗話說,母豬強,強一窩;公豬強,強一坡,公豬好種群才壯。貴港在種豬領域已經獲得了一項世界*,十多年磨一劍、與加拿大合作建設的亞計山豬人工授精中心,已超越荷蘭成為全球*的種公豬站,不僅直接助力貴港養豬高效發展,未來有望成為廣西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種豬改良的助推器。
養殖成本的高低取決于飼養管理的水平。不滿足于機械化、自動化的普及,貴港養殖向著更高山峰再出發。不久前,一項有著自主知識產權、國際首創的豬臉識別系統剛剛取得成功,一個能提供“種、料、養、管、防、售”系列服務的手機APP也已上線,再配上物聯網智能喂養系統,根據每頭豬的月齡、體重、習慣等進行定制化*喂養,讓每一粒飼料產生*效益將成為現實。將來農民只需拿起手機、手指一劃,綠色、生態、高效全搞定。
整合技術創新,推廣清潔高效養殖,是貴港人基于對養殖業發展規律的清晰認識,也是由于對綠水青山重要意義的準確認知,更是出于對子孫后代美好生活的職責使命。
因荷而美,古郡新城添活力
整合山水景觀、特色農產、民俗文化、農事民居等優勢資源,打好鄉情、鄉愁牌,貴港市大力推進農旅聯姻,開展創意設計旅游產品、打造旅游品牌,讓游客愿意來、玩得好、吃得香、住得下……以“荷”辟出發展現代農業、富裕農民、振興鄉村的新路徑
池面風來波瀲瀲,波間露下葉田田。自古以來,雅致、高潔的荷花深受人們喜愛。
種植逾千年、荷花為市花、別名叫“荷城”的貴港,更是與荷花有著不解之緣。每逢夏日,域內800多種荷花競相綻放,荷塘星羅棋布,風光醉眼怡神。
然而長期以來,貴港種荷花集中于一產,采蓮挖藕難富民。據貴港市總農藝師張體澤介紹,由于近年來蓮藕市場競爭激烈,就連集國家地標產品、古時御膳貢品、廣西傳統特產、“藕中*”等美譽于一身的“覃塘蓮藕”,也面臨著低價難賣、藕賤傷農的窘境。
要讓荷花成為富民花,必須跳出傳統思維。“貴港是風光秀美的生態福地,輻射兩廣地區上億的旅游客源,但只靠傳統旅游資源的吸引力不夠強。”貴港市政府副秘書長陳日勇說,將過去憋在手里的“荷城”特色牌打出去,融合鄉村旅游與生態旅游,是貴港旅游核心競爭力提升的新路徑。
通過深入挖掘荷潛能,積極弘揚荷文化,用心培育荷品牌,貴港市全域旅游升級提檔的“荷反應”已然被激發。
目前,在貴港市14個*旅游景區(點)、27個自治區級景區(點)、鄉村旅游區、農家樂中,荷花已是不可或缺的美麗元素,位于貴港市覃塘區的“荷美覃塘”蓮藕產業(核心)示范區,更是其中一朵農業與旅游伴生綻放的“并蒂蓮”。
來到“荷美覃塘”示范區,只見翠峰環抱間,龍鳳江蜿蜒流過,爬上觀景臺,3000多畝碧葉接天、荷花映日。在這里,沒有了品種單一、條塊分割的荷塘,取而代之的是通過藝術手法規劃,由300多種觀賞荷、蓮交錯種植而呈現出的雋美圖案。
據貴港市荷美旅游文化投資有限公司經理覃琪河說,“這里山清水秀,南廣高鐵和貴隆高速穿境而過,可以輻射西南、兩廣地區,天然適合發展農旅項目。把荷花的獨特優勢亮出來,就是有吸引力的景區。”
初、妙、放、盛、殤、衰……這是國畫對荷花一生的描述。荷花雖美,但花期僅一個月,此題不破,旅游難興。為了延長盛花期,景區嘗試培育、引種、搭配花期不同的荷、蓮,成功讓荷花綻放直至入秋,游客總量成倍增加。
嘗到了甜頭,景區對冬春季節也打起了主意。考慮到塘中主要種花蓮、籽荷,并不挖藕,秋末放掉塘水,種上油菜,來年初春的荷塘就變身金色花海,春節期間游客再次爆滿。
創新思路,蓄水成塘、放水變田,荷花與油菜兼作,帶來的不止是兩季旅游收入,以蓮子和油菜籽為原料的特色農產品,也創造了可觀的效益。
荷花搭臺,創意唱戲,“荷美覃塘”吸引游客的地方遠不止美景。依據壯族傳統文化編排的壯族山歌、師公戲、七彩花燈節目,符合年輕情侶追求浪漫需求的“相約七夕·因荷有偶”婚慶攝影活動,滿足孩子好奇心的“荷”科普館和蓮藕農事體驗項目,能讓游客一飽口福的地道、實惠壯家風味“全荷宴”,讓游客住下來感受荷塘月色、蛙聲蟲鳴的“荷美庭院”農家院……
以需求為導向,設計多樣化、個性化、差異化的項目,讓前來的游客,不分年齡,都能樂在其中、流連忘返,干農活、吃農飯、住農家,鄉愁、鄉情轉化成了農戶的收入。
2017年,巨大的“荷能量”助推了貴港市農旅的爆發,全市共接待游客2090.7萬人次,旅游總消費235.16億元,分別較2016年增長了25.45%和33.02%。
隨著“荷城”知名度提升,作為長江以南種植荷花品種*多的城市,貴港終于在去年如愿以償地獲得了第32屆全國荷花展覽的主辦權,在剛剛成功舉辦的荷花展上,“我芳香兩千年,只為等你來”的主題語對全國人民發出了熱忱的美麗邀約。
貴港市發揮荷花產業優勢、景觀優勢、文化優勢,推動從藕向花轉型,強化多功能性,既是增加農民收入的現實需要,也是進一步盤活山水、民俗資源的創新之舉,還是描繪美麗鄉村畫卷的重彩濃墨。
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貴港既擁平疇沃野,亦有三江過境、翠壁千尋,山水林田湖交錯中生景萬重。這景是一袋米因硒而貴,是生態養殖增效增綠,是古郡新城因荷而美,是潯郁鄉村漸趨振興的時代重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