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將沙層和土壤隔開,沙層下面鋪設有透氣管和無紡布。每一排作物都配有水肥一體化設備和傳感器,*后所有管道連接到水肥回收罐內,可消毒過濾后再利用。傳感器實時監測溫濕度,智能控制水肥施用時間,水肥自動回收,杜絕了土傳病害。
“嚴格意義上講,這項技術應該叫水氣循環式沙培種植,采用封閉循環系統,水肥回收,又能保證蔬菜根系的透氣性。這套設備管理起來也很方便,能讓種植戶至少省工60%。”田立方負責人王青春說。
傳統的土壤栽培模式,因為長年耕種,地力逐漸被透支,土壤出現板結,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底肥來對土地進行重新整理,大水漫灌的澆灌模式又會增加棚內濕度,增加病蟲害的發生率,沙培模式就完全解決了這些問題。
今年4月,王青春把黃瓜、絲瓜抽樣送到了壽光市檢驗檢測中心檢測。檢測報告顯示,樣品全部合格。其中速滅磷、百菌清等60余種常見農殘指標均顯示“未檢出”,達到了雙A級綠色蔬菜要求。
新技術從不捂著
“我們積極創新溫室大棚種植技術,有了技術,我們敞開心胸,向全國菜農傳授。”王樂義說。
5月26日,遼寧省凌源市菜農張瑞福在三元朱村山東省農業科技培訓中心講堂內,聽取了“黃瓜套種苦瓜栽培要點”“椒類蔬菜主要病蟲害”“*新溫室大棚設計與建造”等課程。
“我在種植上遇到的很多問題,課堂上很多都涉及到了。課上有些聽不懂的地方,課下還可以請教專家。”張瑞福說。
作為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發祥地,三元朱村常年開辦農業蔬菜技術培訓班。
自1991年開始開展培訓以來,三元朱村先后培訓100多萬人次。
在三元朱村技術員的帶動下,江西、西藏、甘肅、內蒙古、新疆等地,都有了壽光菜。
目前,壽光每年都有5000多名技術員在外進行技術指導,70多人被聘為科技副縣長、副鎮長。
“我們時時想著創新,也期待廣大菜農前來學習,共同走向致富路。”王樂義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