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獲悉,河北省臨漳縣大力推進4萬畝林下種養示范工程,新建林下中藥材基地、林下食用菌基地、林下畜禽養殖基地和林下農業種植基地,用政策激活林下經濟發展的活力。同時,結合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延長林地經營權、延長宜林荒灘荒地的租賃權,讓林農放心發展林下經濟。
“林下種植基地充分利用林下生態環境,發展具有一定經濟價值、觀賞價值的牡丹,在增加植被覆蓋度,改善景觀效果的同時產出經濟效益,提高林地產出率。”西冀莊村民李振山說。
李振山介紹,他成立的海平園林綠化有限公司采用“企業+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在沙荒地上栽楊樹,林下種油料牡丹的“林花模式”,不僅改善了生態,更讓他有樹有花“雙收益”,牡丹籽的收入,再加上丹皮、林木產生的經濟效益,年均每畝能收益5000多元,他承包的600畝林地每年收益就達300多萬元。
據了解,該縣林業資源豐富,農林部門因勢利導,確立了“以林為主、多業并舉”的發展思路,積極引導農戶發展林下產業,發展起“林農、林藥、林菌、林禽、林畜、林草”等林下多種經濟模式,通過吸納就業、入股分紅、種養技術培訓等,帶動了廣大農戶實現增收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