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鮮食玉米上市季,甜糯如何比一比。7月7日,由全國鮮食玉米產業聯盟、北京市農業局農業技術推廣站等單位主辦的第25屆中國鮮食玉米大會暨第四屆北京鮮食玉米節在北京溫都水城召開。大會不僅吸引了全國鮮食玉米主要育種科研單位、鮮食玉米產業龍頭企業等50余家單位來此交流與合作,還吸引許多首都市民前來品嘗和休閑,炎夏的京城上演了一場熱鬧的“玉米秀”。
草莓、西甜瓜、番茄……這幾年,北京主打的農產品展會繽彩紛呈,迷亂人眼。鮮食玉米為何能躋身北京農業展會目錄,而且連續舉辦了四屆,其成功的奧秘是啥?實踐證明,緊跟北京農業“調轉節”的步伐,緊扣做強做優品種的“種業之都”要求,緊密結合“市場為王”的需求,是奏響北京鮮食玉米產業發展的“三重奏”。
借勢:圍繞農業高質量發展做文章
大田種植的玉米與小麥,都是北京市近年種植面積壓縮的農作物。但鮮食玉米種植面積反而從2015年的2.5萬畝增長到2017年的3萬畝,且呈現上揚趨勢。尋找這種逆勢增長的驅動力,還要從北京農業的特點和變化談起。
北京市農業局副局長馬麗英告訴記者:“這幾年,北京農業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關于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部署,加快實施農業調結構轉方式,主動開展瘦身健體,全面實施提質增效,已經初步展現出了‘都市’和‘現代’的特征。現階段,北京農業正圍繞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沿著減量、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全力打造全國的優質安全綠色農產品示范區。”
北京的鮮食玉米就是圍繞著農業減量綠色高質量發展這條路子發展起來的。目前,發展鮮食玉米不但可滿足市民多元化高質量的消費需求,而且成為郊區低收入戶脫貧增收、農民增收致富、居民體驗農業的重要途徑。
隨著鮮食玉米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圍繞鮮食玉米發展需要的新品種、新技術將愈加迫切。作為“種業之都”,北京的育種優勢明顯,鮮食玉米在北京面臨廣闊的發展前景。
“舉辦鮮食玉米大會,就是讓大家感受北京都市農業發展的一個新成果,展示北京鮮食玉米的科技水平,搭建全國鮮食玉米、速凍果蔬等特色優質農產品的展銷平臺。”馬麗英在會上發言表示。
擴張:推廣優質優價的新品種
作為鮮食玉米的主辦單位之一,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近年來致力于鮮食玉米新品種的育種和推廣,不斷為市場增添既有顏值也有口感的特色品種。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農藝師裴志超介紹說:“今年新推出了水果型甜玉米品種,如“京白甜456”“京白甜452”“BMB380”“京雙甜461”“美珍206”“京科甜608”等,生吃熟吃都可以,有水果的味道,它的甜度和水分已經達到了生吃的標準,沒有普通玉米那種生澀的味道,而且顏色也不同,有黃白粒的、純白的、還有純黃的。”
為了讓不同年齡段、不同口味的人都能吃上好吃的鮮食玉米,該站還推出了“密花甜加糯3號”,紫色、白色粒都有,玉米粒既有甜的又有糯的,可以滿足更多人群的需求。而叫“小黑丫頭—斯達糯44”“黑寶”的兩種糯玉米,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具有較高的養生價值。
為了把鮮食玉米新品種轉化為廣大種植戶的種植效益,該站十分重視品種推廣工作,位于密云區河南寨鎮的北京和合園種植專業合作社就是受益者之一。合作社負責人介紹說:“我們的玉米產品由北京市糧經作物創新團隊的鮮食玉米育種、栽培等崗位專家提供全程技術支持,每年市推廣站的專家將評比篩選的優質高端品種在合作社進行推廣種植。今年我們種的‘BM380’甜玉米、‘京科糯928’都是2017年獲獎品種,很受市場歡迎。”
裴志超表示,“BM380”“京白甜456”“美珍206”“京科糯928”等都是第三屆北京鮮食玉米節獲獎品種,受到種植戶和經銷商青睞,現已在北京市示范推廣種植并在盒馬鮮生、7-Eleven便利店、每日優鮮等多家平臺上市銷售。同時,影響力還輻射京津冀,“北京科研育種+京津冀周邊錯期生產+北京市民消費”的形式正逐漸成為一種新型產業模式。
據介紹,今年北京市鮮食玉米種植面積約3萬畝,主要分布在房山、大興、密云等區縣。在良好的市場反映和強烈的種植意愿帶動下,優質高端鮮食玉米在北京種植面積將進一步擴大。
交權:以市場導向推進產業新發展
鮮食玉米好不好吃,哪種好吃,還得消費者說了算。為了把*終選擇權交給市場,本屆鮮食玉米大會依舊延續了往屆邀請市民代表現場進行品鑒和投票的方式,上演今年的鮮食玉米“大趕考”。
“從未見過這么多的鮮食玉米,我每個都吃了一遍,甜度和口感都有所差別,我*喜歡吃糯中帶甜的,所以就給‘京科糯928’投了一票。”在品鑒會現場,市民小唐興奮地說。
150個糯玉米、甜加糯玉米和甜玉米品種經過眾多市民舌尖上的“挑剔”,*終,“京科甜608”“京白甜456”“美珍256”“BMB380”4個品種榮獲“*受北京市民歡迎的甜玉米品種”,“京科糯928”“密花甜糯3號”拿下“*受北京市民歡迎的甜加糯品種”。
據了解,目前,北京鮮食玉米的產量還只能滿足30%的首都市場需求。接下來,北京市將從多個層面來推進全市鮮食玉米產業發展,更好滿足首都市民對優質高端的鮮活農產品的需求。
“政策扶持方面,結合北京‘菜籃子’工程建設,正研究將鮮食玉米列入基本菜田補貼政策;科技支撐方面,計劃啟動鮮食玉米重大科技專項,組織多個單位、企業聯合攻關;產銷服務方面,積極構建‘客戶需求引領—企業*銷售—農戶訂單生產—技術全程服務—活動宣傳推介’的鏈條;消費培育方面,舉辦鮮食玉米節、觀光采摘等活動,加大鮮食玉米的營養、健康宣傳,提高消費者對鮮食玉米的認知度。”北京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